1 / 7
文档名称:

繁盛的经济.doc

格式:doc   大小:20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繁盛的经济.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21/11/24 文件大小:2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繁盛的经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繁盛的经济》教学设计
执教者:上海市毓秀学校 刁弘昶
【内容主旨】
隋唐一统大大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崛起。大运河的开凿依赖隋朝国力的走强,南粮北调为增强国力做了贡献。然而,再强大的国力都不足以改变滥用民力和暴政必至政息人亡的下场。唐承隋制、享隋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走进了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长安标志了帝国的强大而包容、繁荣且恢弘。大量的考古发掘和文献为认识隋唐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想象的空间。
【教学目标】
、目的和作用;了解唐长安的雄伟、繁荣、恢弘和包容。
、《隋运河示意图》和有关史料,文献与考古互证地感知隋朝粮储的巨大,了解大运河概貌及其成因与作用;通过多种史料的多视角解读与分析,文学作品、野史杂记中细节之透视,感受长安的繁盛,了解、掌握不同史料有不同的证史价值。
,特别是大唐帝国的恢弘与强盛;初步感觉、体验本课中示范、模仿、迁移和归纳等诸多学史方法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隋唐经济繁盛的概况
难点:初步感悟了解、认识隋唐经济繁盛的途径
【教学过程】
环节1:教师运用《汉书》中一则史料(参加资料附录1),厘清“粮食储备”与古代中之间的联系,澄清学生“经济即金钱”的片面认知,以此导入
新课。
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对“经济”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是比较模糊。通过解读史料,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具象,强调农业是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础,进而导出隋唐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环节2:教师出示《含嘉仓粮窖遗址照片图》(参见资料附录2),介绍含嘉仓遗址修建的时间、功能。要求学生观察照片,通过照片中粮窖的空间与考古人员形体大小的对比,描述粮窖的规模。
设计意图:用对比的方式感受粮窖的规模,同时突出考古发现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
环节3:教师提供杜佑《通典》中的一则史料(参见资料附录3),以“当时的相关文献又是如何记载隋朝储粮状况”为设问,帮助学生从《通典》提取历史信息,进一步了解隋朝粮仓的数目、分布,仓储规模,感受隋朝经济的繁盛。
设计意图:文献史料的引入有两层作用,一方面与考古材料一起展现了史料的多样性,训练学生阅读、分析、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文献材料的内容与之前考古发现的粮窖规模遥相呼应,教师通过文献、考古互证方式的示范,为学生后续模仿学习作了铺垫。
环节4:学生观察《大运河示意图》(参见资料附录4),描述隋朝粮仓与大运河的位置关系,归纳大运河的起讫、走向、长度、河段、修建时间等历史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庞大的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隋朝物质实力的雄厚、经济的发达。在此基础上,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参见资料附录5、6)从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视角,分析、概括大运河开凿的历史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大运河示意图》的学习,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形象化,也有助于学生历史时空意识培养;对大运河开凿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理解大运河的修建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亦是隋朝国力强盛的重要表现。
环节5:教师以“大运河既是隋朝国力强盛的印证,同时其开凿又进一步推动了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隋炀帝因暴虐统治很快覆亡。那么隋亡后的大运河,在唐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又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