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拓展性课程:自制小杆秤
拓展性课程:自制小杆秤
拓展性课程:自制小杆秤
《自制小杆秤》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理解杆秤的原理 , 学习动手制作一个小杆秤。
能运用自制的杆秤来对小样的物体进行测量。
体验到动脑动手的快乐,培养孩子的耐心与细心。
器材说明:
爱牛配套器材:纸盘,竹棒,线,螺母,水彩笔,钩码,工字钉。
自备材料:剪刀。
活动要点:
自制小杆秤的难点在于刻度, 将提绳固定在秤盘一端约 2~3 厘米处,再根据杠杆原理确定零刻度,然后利用钩码确定各个刻度的位置。 如果要想刻度更准确,还可以借助电子秤来优化。 对小孩子来说,绳子打结方法,小杆秤的制作和调试,都透露出浓浓的设计与技术的味道, 希望他们能在探究、 设计和制作中研究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活动过程:
一、问题与聚焦
出示两种小杆秤,提问:这是什么 ?
学生自由发言。
介绍:杆秤是中国最古老也是人们仍然在使用的称量工具。 杆秤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出来的。
二、分析与设计
结合图片,了解杆秤是由带有秤星的秤杆、秤锤、提绳等组成。
交流:自制一杆小杆秤,需要哪些材料?该怎么做呢?
小组讨论,完成设计图。
三、材料与工具
拓展性课程:自制小杆秤
拓展性课程:自制小杆秤
拓展性课程:自制小杆秤
分别出示“纸盘,竹棒,线,螺母,水彩笔,钩码,工字钉”等材料,学生说说该怎么使用。
进行安全提示。
四、制作与优化
用线和纸盘制成秤盘,在竹棒一端用线系住,把秤盘挂上。
在秤盘一端确定提钮位置,系上线作为提绳。
用螺母作为秤砣,把秤杆、秤盘、秤砣挂好。
在秤盘内每次加一个钩码 , 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
要点:寻找零刻度位置
提起提手,调整秤砣的位置; 当秤杆达到平衡时, 秤砣所在的位置就是称的零起点,也就是平衡点。用铅笔在这里做一个记号。 这一步骤决定的制作精确度。
要点:寻找 5 克刻度位置
将一个重 5 克的螺母,放在小塑料碗内。调整秤砣的位置,当达到平衡时,秤砣所在位置即是 5 克的位置,在这里做一个记号。
要点:寻找 1 克刻度位置
用尺子测量一下零起点到 5 克之间的距离, 然后平均分成 5 段。这就是每一
克的刻度位置。 比如,测量出零刻度到 5 克的距离是 6 厘米,那么就用铅笔在每
隔 厘米的位置划一个记号,以此类推,一直画到杆秤的末端。
测试小杆秤
用一个小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