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当“高铁盒饭”成为春运话题 2016 年春运,“抢票”依然是热门话题, 但人们不仅关心是否能坐上车, 也开始关心车上能不能吃得好, 能不能上网了。人们越来越愿意坐高铁回家过年, 短途的也更愿意开车或者拼车了……春运, 有啥新变化?记者以一名普通乘客的身份,亲历观察。抢票容易了吗过年要回家, 首先得拿到一张车票。飞机太不实惠, 过夜汽车很受罪, 想来想去还是坐火车。自然,我绕不过“抢票”这个大难题。家乡是湘东的小城,离上海约 1000 公里,每年春运往返的票都是不好买的。 2007 年从湖南来到上海求学, 而后在此工作和安家, 至今, 只有一年没有回家过年,我已是历经春运火车抢票多年的“老手”。问题是, 这种经验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情况年年在变。 2014 年 12月1 日,火车票预售期调整至 60天, 但紧接着的 2015 年春节我恰好没有回家, 于是, 201 6 年过年,是我首次面对“史上最长预售期”春运买火车票的考验。中国铁路开通网上售票以来,“奇葩”的 12306 每年必挨骂这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是每年的“骂点”不同。今年是逆天的验证码, 考验眼力和智商就不说了, 在本来就堵得一塌糊涂的放票节点让大多乘客不能一次选对而要多耽误时间,这种不爽只有抢过票的人才懂。验证码清不清爽也是小事, 有票才是王道。我理想的去程日期在除夕之前不要太久; 而回来也不想太早, 当然, 晚回也是不行的, 还要工作;不能无座,如果是过夜列车得要卧铺。这个理想很丰满,现实必定特骨感: 按提前 60 天的节点来网上抢票,我无情地一次次遭遇“开售就售完”,或者“搜索显示有票, 但提交订单后票就卖光”的困境: 高铁也好普通车也罢, 无论家乡所在城市的车站还是邻近的两个铁路枢纽城市的车站, 直达以及中转全都试过, 都让我干脆地在5 分钟之内彻底断了继续抢票的念头。唯一有点不同的是, 12306 的网站访问速度似乎比前些年春运要顺畅一些。妥协一点吧, 总比回不了家好。于是我买下大年初一从上海出发的车票, 以及初五从家乡返程的――都是一早出发的高铁, 只有这样的时点才有那么二十几张的余票能抓到。心里想的是, 离开车还有两个月, 中途总有改签的机会吧!在那之后的几天,没事就上 12306 看有没有票放出来, 但都是失望收场,于是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事。万万没想到,运气真来了。在买好票 20 天后的一个上午,我鬼使神差地又跑去 12306 ,没想到居然看见了腊月二十八有 3 趟符合我要求的高铁了, 而且每趟都有 200 多张! 迅速改签好后, 又发现返程也放出了时间段更理想的车次,果断拿下! 如此曲折, 春运的往返车票终于攥在了手里。分析一下: 60 天的预售期让很多人都担心靠后抢不到票, 于是挤在在刚放票的时段抢购, 导致最开始的购票会觉得“比预售期短时更难”。而之后的时间里乘客很可能计划有变,退改票的可能性也增强; 加上临客和运行图调整列车的预售期比 60 天短, 这样分散了购票的时段后, 靠后的“捡漏”变得更容易。 2016 年 1月 27 日,高铁上的盒饭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春运的多元化 2月6 日上午,我来到上海虹桥站乘车,原本担心的“安检长龙”并未出现,只花了两分钟就通过了安检口。登上高处俯瞰,直观的感觉是: 整个火车站的人虽多, 但并没有到超出车站容量的程度, 也就是没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