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中日经贸关系.ppt

格式:ppt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日经贸关系.ppt

上传人:xxj16588 2016/7/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日经贸关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日经贸关系主讲:祝银杏组员:钟颖轩、陈纯、孙鹏昌、黎德莹、程佳媛综述近年来,中国和美国均为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日本自中国的进、出口增速和比重均明显高出美国。中日贸易的扩大主要源自国际分工的深化。譬如,日本的汽车产业已开始将部分在华采购零部件进口到日本国内,信息家电、打印机、复印机、电脑等产品在华生产比例也逐渐上升,这些都有利于双边贸易的扩大。一、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一)中日经贸关系的依存度中日经贸关系的依存度表现在: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紧密,日本热衷于对中国的投资, 日本政府对华提供日元贷款和无偿援助等几个方面。中日双边贸易 1995 年后的发展中收到了较大成果。从 1993 年到 2003 年,日本连续 11 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后从 2004 年开始,美国开始取代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但是, 2000 年至 2006 年,日本保持了中国最大的外贸进口国地位。 2006 年中日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 2000 亿美元,达到 亿美元,两国经贸联系进一步加强,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为 1995 的 倍进口依存度为 1995 年的 倍。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出口依存度较 1995 年下降了 % ,进口依存度下降了 % ,截止 2007 年中国已成为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 2008 年7月, 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对象国。 2008 年双边贸易额为 亿美元,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 年双边贸易额下降至 亿美元。(二)中日商品结构分析在长期的中日贸易中,两国进出口商品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1995 年以前的双边贸易,中国在纺织品、农业、矿物燃料等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地位,日本则是在机械设备、钢铁、汽车等占有优势。在 1995 年到 2009 年, 日本对中国的机械与运输设备出口比例平均维持在 54% 以上,是中日贸易额最大的商品。 2005 年,机械与运输设备贸易在中国对日本进口贸易中占到了 % ,比 1995 年下降了接近 10% 。工业制成品的比例由 降到了 . 化学工业品下降了 7% 。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对日本向中国的出口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2006 年至 2009 年中日间仅有矿产品和陶瓷品、玻璃制品具有差别不太大的进出口额,说明中日主要是产业间贸易模式,不是产业内贸易模式。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产品依次是贵金属及其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木及其制品;木炭;软木;编织品、类植物产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制品。日本比较占优势产品为电机、电气、音响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 钢铁;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有机化学品;车辆及其零附件;塑料及其制品;铜及其制品。(三)、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情况 2000 年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截止 2006 年底,日本累计向中国进行的直接投资已经达到 692 亿美元,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直接投资来源地。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 2006 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从 2005 年的 亿美元减少到 亿美元,减幅超过 30% 。而 2007 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再次锐减到 36 亿美元。与此同时, 日本对包括越南、印度等在内的其他国家投资额迅速上涨。 2006 年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连续 3年出现了下降、徘徊的局面,直到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 2009 年才增加到 亿美元,在中国经济率先摆脱危机影响的 2010 年,又增加到 亿美元, 比 2005 年增加 % 。从总体情况看,截止 2009 年末,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资产余额为 亿美元,分别相当于 1996 年末的 倍、 2000 年末的 倍和 2005 年的 倍, 仅次于在对美国投资的 亿美元、对荷兰投资的 亿美元和对开曼群岛投资的 亿美元,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中列第 4位,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资产余额 7404 亿美元的 % ,占日本对亚洲直接投资资产余额 1756 亿美元的 % (小于对东盟投资的 % 和对亚洲“四小龙”投资的 % )。 2010 年中日贸易情况(1)、 2010 年中日两国间的贸易总额为 亿美元,与 2009 年相比,增长率为 30% ,其中出口、进口及贸易总额等三项指标都创下历史新高,同某一贸易国的贸易总额超过 3000 亿美元,在日本历史上也尚属首次。在中日两国贸易中,日本的出口总额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