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里仁第四解读.doc

格式:doc   大小:565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里仁第四解读.doc

上传人:小树屋教育 2021/11/27 文件大小:5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里仁第四解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里仁第四解读
里仁第四解读
里仁第四解读
里仁第四 解读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悉?”
这一章,凡是阐述孔子“仁”观点的著作没有不征引的,但我至今没有见到靠近于正确的解说,可说一律都是在错误解读的基础上进行阐发、推论,进而谈感想,作评论。误解的直接原因是认为“里仁”的“里”是“居住”义,于是“自然地”将下句的“择”字误解为“选择居处”。两个“仁”字,杨伯峻都译作“仁德” ,李泽厚认为是指有仁爱之心的人,傅佩荣理解为指谓“风气淳朴的地方” 。因此,他们的译文分别是,杨: “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李: “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才是美。居处不选择仁,怎谈得上聪理智慧?”傅: “居住在风气淳朴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一个人选择住处而错过了风气淳朴的地方,怎么算得上理智呢?”其他注家大概上也是作这种理解。——
朱熹谈到此章头句时也是说: “《论语》本文之意,只是择居。 ”李零更讥讽说: “孔子说,不
跟仁人住一块儿,太傻。 ”现在的孔子研究者就一律把这种解读作为剖析孔子“仁学”的重要
论据之一,王恩来在其《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一书中就写道: “孔子曾明确指出: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悉?’ (《里仁》)就是说,人如果能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是最好
的,如果选择的住处没有仁风,哪里还算得上聪明呢?” 但我认为这个理解绝对不能建立,因为:
1、一个社区内的仁者之多寡 , “仁风”之浓淡,是相对的,更是变化的,谁假如按孔子这个教导去“为仁” ,让自己显得“知” ,岂不是要不断地搬家?这哪里办得到?这,孔子会想不到吗?想到了,还会这样教人?
2、搬家要选择好邻居、好社区,这道理实在太平常,更不会有人既想争取成为仁者,又
对自己所在地域的“仁风状况”绝不在意吧?按这个理解,孔子说这话就不单是“水平低” ,几乎是无的放矢。
3、按这个理解,“里仁”就同后边的“处仁”完全同义,都是“住在仁风浓重之乡”的
意思,既如此,孔子有何须要将后句说成“择不处仁” ,就说“不择仁”,不是更自然又简短
理解得多吗?
我从后句的“择”字想起,达到了完全不同的理解。这个“择”字无疑是“选择”义,
它的宾语、受事是什么呢?按上述传统理解,是“不处仁” ,不只别扭,更不好解释孔子为什么不采用“不择处仁”这个更便当、理解的表达。从事理上说,人们一般只会因故“未(能)
选择仁”,不会特意选择“不处仁”的。杨伯峻先生大概也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 “这一段话,终究孔子是纯真地指‘择居’而言呢,仍是泛指, ‘择邻’、‘择业’、‘择友’等等都包括在内呢?我们已经不敢肯定。 《孟子·公孙丑上》云: ‘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
得智?’便是指择业。 ”
1
里仁第四解读
里仁第四解读
里仁第四解读
但杨先生却在这通向正确理解的路口失误了:孟子这样阐述“术不可不慎也” ,不明明是在谈道德选择问题吗?怎么“便是指择业”呢?看来,杨先生没有想到,在作为道德家的孔
子那里,人的行为选择首先是道德选择的问题。 《论语》中共有 4 个“择”字,另三个散布在
7· 22 章、 7·28 章和 20·2 章的这两句话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前两章中都有此句),“择可劳而劳之”,三处波及的“选择”问题都归结为“道德选择” ,只是蕴含的“道德矛盾”不够明显。至于像 7·12 章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15·7 章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特别是 4·5 章说“富与贵,是人之
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就更明理解白是在举例教诲人应怎样做道德选择,只是没有出现“选择”的字样而已。对于道德选
择问题,其实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核心,把本章纳入到这其中心思想,从“教诲怎样做道德选择”的角度去读它,就容易索解,即不难把握到它的详细含义了。——忽略了这个要点,走开孔子思想体系去读这一章,是注家们竟做出上述“初级误解”的根来源因。
因此,我肯定这全章三句话应是一同承接着某个意思说下来的,那个“意思”波及到甚或归结为“人怎样做道德选择”的问题,质言之,整个这一章是孔子对于“人面临道德选择
时该怎样办” 的问题,作总结性的教诲。 因此,头句“里仁为美”,其实是对那问题作正面的、肯定的回答,后两句则是从否定的方面作补充和强调。据此可知, “择不处仁”乃是一个条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