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谈苏轼与纳兰性德悼亡词之差异.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苏轼与纳兰性德悼亡词之差异.doc

上传人:bdjigr52 2021/11/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苏轼与纳兰性德悼亡词之差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浅谈苏轼与纳兰性德悼亡词之差异
——以《江城子》与《金缕曲》为例
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一曲 《江城子》 是悼亡词真正意义上的开山之作,而纳兰性德则是文学史上写作悼亡词最多的作家。二者写的都是悼亡词,但风格却各有不同。
一、苏轼、纳兰性德之生平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为苏洵的次子,字子瞻,又字仲和。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三人都是大文豪,而苏轼成就尤高。十九岁时,苏轼与同郡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结婚。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以后,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也全赖王弗提醒。更难得王弗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在王弗离世后,苏轼思念亡妻创作了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纳兰性德,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母爱新觉罗氏,父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爱其才,所以被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纳兰性德 20 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浮生萦云,婚后三年卢氏难产不幸亡故。纳兰性德思念亡妻,创作了大量悼亡词,其代表作为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二、艺术特色比较
苏轼的妻子去世十年之际,他在密州太守任上梦见王弗,从而写下了悼念亡妻的绝唱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而纳兰性德则是在妻子卢氏弃世三年作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二者均是由于幽明永隔,人鬼殊途,而只能寄希望于梦境相会,可见两位词人用情至深。他们的作品虽然都是以情入词,但通篇均未见一个情字。苏轼词中只有“小轩窗,正梳妆”这样的一个生活剪影,而纳兰性德词中更是连生活场景都未涉及,只余一个“钗钿约,竟抛弃”的联想意境。
苏轼与纳兰性德的这两首词虽然都是悼亡之作,但风格各异。这和两位词人的创作风格有很大关系。苏轼一生所作之词,大都可归纳为豪放之作。但他也有不少婉约之作,这首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不仅语言率直、质朴,而且描写的也是夫妻生活中的普通的生活场景,没有丝毫华丽的辞藻堆砌,只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深深思念之情,实在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读罢之余,让人不胜扼腕叹息。纳兰性德的词风虽承婉约,却也剔除了传统的浮艳颓靡,显得纯真自然,超凡脱俗。在纳兰性德的词作之中,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流露出对妻子刻骨铭心的思念,尤其是妻子亡故之后,词人悼亡之作不止,哀吟之唱不绝,以其纤美柔善之品质而使其词表现出异常的“幽怨哀断”。纳兰性德出身高门,仕途顺利,但在精神上却追求自由,想摆脱身在名利场的枷锁又不得,而婚后爱妻的去世,更使得他的苦闷无处倾诉,厌世之味更重,在他的悼亡词中无不流露出一种幻灭的悲哀。
三、差异之成因

苏轼自十九岁中进士之后入仕,历经坎坷。他虽然属于旧党,但也主张变革,既看不惯新旧两党的结党攻击,因私害公,又由于自身“一肚皮不入时宜”,因此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