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梅毒诊疗和报告标准
梅毒诊疗标准
起源
◆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
◆梅毒诊疗标准(WS273— )
范围
◆本标准要求了梅毒 诊疗依据、诊疗标准、诊疗和判别诊疗。
◆ 本标准适适用于 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梅毒 诊疗和汇报。
梅毒诊疗标准
术语和定义(适适用于本标准):
梅毒Syphilis   :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发 一个系统性、慢性经典 性传输疾病, 可累及人体多系统多脏器 损害, 产生多个多样 临床表现, 造成组织破坏、功效失常, 甚至危及生命。 
前带现象: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RPR试验)中, 有时因为血清抗体水平过高, 抗原抗体百分比不适宜, 而出现弱阳性、不经典或阴性 结果, 但临床上又有经典 二期梅毒体征, 将此血清稀释后再做血清学试验, 出现了阳性 结果, 称“前带现象”。
梅毒诊疗标准
诊疗标准:
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试验室检测结果三者结合起来综合判定.
一期、二期、三期和隐形梅毒(后天梅毒)分类诊疗 划分是依据病期和临床表现特征, 与梅毒血清检测结果无关。
梅毒血清检测方法
梅毒 血清学检测项目
一、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非特异性试验)包含:
RPR :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TRUST : 甲苯胺红血清不需加热试验
VDRL: 性病研究试验室(玻片试验)
USR : 血清不需加热 反应素(玻片试验)
意义: 检测非特异性抗体; 用于评定梅毒 活动性及损害情况, 不具确诊作用; 经过检测滴度评定诊疗效果, 不能依据滴度对梅毒进行诊疗, 认为滴度高(1:8以上)就是梅毒, 滴度低(1:8以下)就不是梅毒。
梅毒血清检测方法
梅毒 血清学检测项目
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特异性试验)包含:
TPPA: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金标准)
TPHA: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FTA-ABS: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TP-ELISA: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意义:
----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
----假如阳性, 表明曾经感染过梅毒, 但无法识别是过去感染, 还是现在感染;
----假如阴性, 表明无梅毒感染, 或处于窗口期, 1-3个月后再进行检验;
----TP-ELISA有假阳性, TPPA作为确诊试验; 假如TP-ELISA阳性, RPR或TRUST阴性, 须深入使用TPPA检测。假如TPPA阴性, 则排除梅毒, TP-ELISA为假阳性。
梅毒血清试验 临床意义
一期梅毒 诊疗条件
有多性伴, 不安全性行为, 或性伴有梅毒感染史。
:  
硬下疳: 潜伏期通常为2~4周。通常为单发, 但也可多发; 直径约1cm~2cm, 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 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 疮面清洁; 触诊基底坚实、浸润显著, 呈软骨样 硬度; 无显著疼痛或触痛。多见于外生殖器部位。 (诊疗关键点: 硬下疳)
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肿大
一期梅毒 诊疗条件
:     
C1: 暗视野显微镜检验: 皮肤黏膜损害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
C2: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阳性。(如感染梅毒螺旋体 时间不足未产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抗体, 该试验可为阴性, 应于感染1-3月后复查)
C3: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阳性(如感染梅毒螺旋体 时间不足未产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抗体, 该试验可为阴性, 应于感染1-3月后复查)。  
一期梅毒 血清学试验诊疗标准: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RPR或TRUS),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TPPA或TPHA或TP-ELISA必需同时检测, 结合检测结果做诊疗。
一期梅毒诊疗和汇报标准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诊疗条件之一:
+B+C2 , 无条件开展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无条件开展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验或暗视野显微镜检验阴性。
2 .B+C2, 无条件开展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和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验。
确诊病例(试验室诊疗): 符合下列诊疗条件之一:
+B+C1+C2+C3
2..B+C1 ;
3. B+C2+C3 ;
4. B+C3
关键点: 一期梅毒 诊疗必需有硬下疳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