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管路的护理-黄磊.ppt

格式:ppt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管路的护理-黄磊.ppt

上传人:ranfand 2016/7/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路的护理-黄磊.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管路的护理 5B 黄磊 1 外科术后放置引流管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其功能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避免压迫及刺激周围皮肤组织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选用合适的引流管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对于病人的顺利康复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2 Ⅰ护理要点 ,外露长度,留置时间并粘贴于引流管上。妥善固定,一般引流管上有缝皮缝线结扎固定,另在皮肤上加用胶布固定, 接无菌引流袋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于床单或衣裤上,引流袋挂于易看见,不影响翻身的位置,一般挂在床旁中央挂钩处。交代患者及陪护人员不正常脱出的严重性,患者在变更体位或下床活动时避免将引流管拉出。 2.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导管受压、扭曲、折叠,引流袋位置不可高出切口平面,以防止液体倒流。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物阻塞引流管,需负压引流者应注意维持负压状态。导管不太通畅时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3. 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4. 引流物的观察做好引流液色、质、量、气味的观察及记录。 3 Ⅱ常见引流管的护理一、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1. 固定与消毒 BD 无菌贴膜外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位,扭曲、受压及脱出。 、肿、热、痛、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等炎性反应,穿刺点定时消毒,无菌敷料隔日更换一次。 2 . 预防气栓 ,可以立即引起死亡,常发生于静脉压较低、输液时液体输完或导管接头脱落时。因此,一定要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在更换输液导管时应先关闭静脉留置管,确保导管各连接完善并无漏气现象后, 再打开导管的阻断阀。 4 , 24 h 要更换,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否扭曲、受压,连接有无漏液现象,进针部有无皮下水肿、疼痛。 ,立即更换。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或重新更换新的输液管后,再输入其他液体。 ,封管液浓度配置合理,封管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先消毒局部皮肤,拔出导管,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约 5 min ,防止发生血肿并覆盖无菌敷料,以保护局部,防止感染,必要时剪下导管末端送检。 5 二、胃管的护理 ,防止打折,避免脱出。(1)固定胃管应用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2)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一般约 45 — 55cm 。若怀疑胃管脱出, 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a. 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 ,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3)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6 ,定时冲洗、抽吸胃液。(1)定时冲洗,每 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 5或 10ml 注射器用 3— 5ml 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2)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 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 、性质、量,并做好记录。(1)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2)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7 、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 (1)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2)鼻饲量每次不超过 200ml ,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 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把管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3)鼻饲温度要适宜,以 35 ℃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