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智慧城市定义
“智慧城市”在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即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
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劳动社会保险等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城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的信息化,使城市在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智慧城市将人与人之间的 P2P 通信扩展到了机器与机器之间的 M2M 通信;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构成
了智慧城市的基础通信网络;并在通讯网络上迭加城市信息化应用。
智慧城市的热潮很大程度上缘于政府的推动,智慧城市的营造正成为全球城市之间竞争的基础要件之
一,是证明一个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名片”、是保持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电信运营商(尤其是移动运营商)在市场趋于饱和、并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开始需求“蓝海”机
会,电子政务、交通运输、城市安全等市政公共服务是一个规模庞大而具稳定收益的市场,是一块“肥肉”。
智慧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规划,重复建设。
信息化全局工作缺乏有效的规划,导致部分重复建设。
(2)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各部门、各行业都在信息化,但不能连接起来发挥综合效应。
(3)缺乏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
缺乏统一的城市信息化标准体系,不同部门组织制订的信息化标准之间不协调。
(4)缺乏合适的运行管理模式
缺乏科学、实用的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缺乏适合不同类型城市使用的建设与运行模式。
互维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1)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城市级的业务协同运作体系,树立创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促进城市
管理与运行模式变革,形成长效运行的城市业务管理模式,解决诸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治安、食
品安全、社会保障、社会信用、居民管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等经济发展与民生
福祉问题,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
(2)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的智慧运行
基于传感器、云计算、无线互联、海量数据中心等信息技术,将分散的信息资源汇集起来,形成城市
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不但大大节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而且微观能全面感知最小的管理单位,宏观
能形成整个城市的运行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的全面认识,形成综合化、一体化为特征的新型管理模式,
使得城市管理体现出高度的智慧特性。
(3)“感、传、协、用、智”的总体框架
这个框架从业务和技术两个维度说明了如何把各种信息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支撑智慧城市的建设
和运行。
业务方面:纵向实现从网格化巡查员到监督指挥中心的实时互动,横向实现各个业务部门的业务联动;
技术方面:通过传感器、海量数据中心、统一信息服务平台、管理控制中心、信息发布渠道等构成了
一体化联动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机制,为城市的精细化、准确化、实时化管理与运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