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内容纲领
定义
流行病学
诱因
临床表现
试验室辅助检验
诊疗方法(诊疗目标、通常处理、药品诊疗)
心力衰竭 分类
左心衰竭
⒈按心力衰竭发病部位 右心衰竭
全心衰竭
⒉按心输出量 高低 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⒊按起病及病程发展速度 急性、慢性心力衰竭
⒋按病情严重程度: 轻、中、重度心力衰竭
: 无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
定义
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 左心功效异常所致 心肌收缩力显著降低、心脏负荷加重, 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忽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 引发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 临床综合征。
急性心衰 流行病学
美国过去 中, 每年心衰 %~%。急性心衰预后很差, 住院病死率为3%, %, 3年和5年病死率分别高达30%和60%。急性心肌梗死所致 急性心衰病死率更高。急性肺水肿患者 院内病死率为12%, 1年病死率达30%。
中国对42家医院1980、1990、 3个时段住院病历所作回顾性分析表明, 因心衰住院约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 %~%, %, 平均年纪为63~67岁, 60岁以上者超出60%; 、。心衰病种关键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病。入院时 心功效都以Ⅲ级居多(%~%)。此种住院患者基础为慢性心衰 急性加重。
诱因——加强条件致病作用 原因
⒈全身感染
机制: ①感染发烧, 代谢率↑加重心脏负担 ②细菌毒素直接抑制心肌收缩 ③HR↑心肌耗氧↑舒张期缩短, 心肌供血供氧不足
⒉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⑴ 酸中毒: ①H+抑制Ca2+内流、肌浆网对Ca2+ 释放以 及竞争性抑制Ca2+与肌钙蛋白 结合
②H+抑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
③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 而小静脉张力不 变, 微循环灌多流少, 回心血量降低, CO下降
⑵ 高、低钾血症, 低镁血症
3. 心律失常
4. 肺栓塞
5. 劳累
6. 贫血与出血
7. 输液过多或过快
8. 妊娠与分娩
诱因——加强条件致病作用 原因
急性心衰 临床分类
: (1)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高血压急症, (4)急性心瓣膜功效障碍, (5)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生期心肌病, (6)严重心律失常。
2. 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1)高心排血量综合征, (2)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 (3)严重肺动脉高压, (4)大块肺栓塞等。
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 原来心功效正常 患者出现原因不明 疲乏或运动耐力显著减低以及心率增加15~20次/分, 可能是左心功效降低 最早期征兆。继续发展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觉需用枕头抬高头部等; 检验可发觉左心室增大、闻及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P2亢进、两肺尤其肺底部有湿罗音, 还可有干湿啰音和哮鸣音, 提醒已经有左心功效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