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天安门广场》
一、新课程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 “少指导”并不等于“不指导”。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要提倡先自由写作,后交流指导的作文教学模式。教师的指导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
三、“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并不是无节制的放任自流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离不开高效的指导,尤其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四、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以《天安门广场》读写延伸教学设计为例,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学目标:1、选择家乡有代表性的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具体介绍它的特 点,还可以加上想像,从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2、以阅读带动、促进写作,以写作丰富、内化阅读。 
3、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在情趣中习作,在评价和欣赏中感悟到“按顺序、写具体、有联想”这些表达方法的好处,并主动、自觉地加以运用,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学生充分学习《天安门广场》一课 2、参观体育馆 3、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理清顺序 
1、出示天安门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天安门)你知道这张照片是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吗?(天安门前的广场上) 
2、是啊,站在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就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作者用一段文字对眼前的这幅画面做了非常有条理的观察和描写。这就是书上的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段文字) 
(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3、指名学生朗读,思考:有几句?每句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列提纲: 交代地点 
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    金水桥    华表 (课件演示观察点和观察到的景物位置) 
4、作者还看到了很多景物呢(出示第三段文字)自由朗读,思考:作者站在哪个地点?看到了什么?根据刚才的方法将这段文字变成一个提纲。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5、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回答板书 交代观察地点 
广场上的建筑物:纪念碑、纪念堂、博物馆和大会堂(课件演示观察点和观察到的景物位置) 
6、小结:同学们,这些文字、提纲、简易图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观察点不同,事物也不同)(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描写了观察到的事物)(板书:按顺序) 
二、师生互动,激情 
1、过渡:天安门广场是我们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