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共 2页第 1页本作品版权由冯广雁老师所有, 授权予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本公司热忱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有意者请登录高考资源网() 版权所有,盗用必究! 实验: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逃跑,找出跟入射线相应的折射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 i 和折射角 r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sin sin in?。实验器材:①平木板②白纸③玻璃砖④大头针 4枚⑤图钉 4个⑥量角器(或三角板或直尺)⑦铅笔〖点拨〗玻璃砖要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 5厘米以上,若宽度过小,则测量折射角度值的相对误差增大。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在用 4个图钉钉好的白纸上画一条直线 AA ′作为界面。(2)过 AA ′上的一点 O画出界面的法线 MN 。(3)过O点画一条射线 AO 作入射光线。〖点拨〗入射角 i应在 15° ~75 °范围内取值,若入射角 i过大。则由大头针 P 1、P 2射入玻璃中的光线量减少,即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且色散较严重,由玻璃砖对面看大头针的虚像将暗淡,模糊并且变粗,不利于瞄准插大头针 P 3、P 4。若入射角 i过小,折射角将更小,测量误差更大,因此画入射光线 AO 时要使入射角 i适中。(4)在射线 AO 上插上两枚大头针 P 1、P 2。(5)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条长边跟 AA ′ bb′两条线准确地落在玻璃砖的两个平行的折射画里,这样, 由作图画出的入射光线 AO 、出射光线 EF 与 AA ′、 bb′的交点 O、E才能与光线的实际入射点相符,否则将使画出的玻璃中折射光线的光路与实际偏离,因此作图时要用细铅笔。(6)在观察的这一侧即光线的出射面 bb′一侧插两枚大头针 P 3、P 4,使 P 3挡住 P 1、P 2的像, P 4挡住 P 1、P 2、P 3的像, 记下 P 3、P 4的位置。〖点拨〗上面所说大头针挡住大头针的像是指“沉浸”在玻璃砖里的那一截,不是看超过玻璃砖上方的大头针针头部分, 即顺 P 3、P 4的方向看眼前的直线 P 3、P 4和玻璃砖后的直线 P 1、P 2的虚像是否成一直线,若看不出歪斜或侧移光路即可确定。大头针 P 2、P 3的位置应靠近玻璃砖,而 P 1和P 2、P 3和P 4应尽可能远些,针要垂直纸面,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光路准确, 减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误差。(7)移去玻璃砖连接 P 3、P 4并延长交 bb′于E,连接 OE 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 i=∠ AOM ,折射角γ=∠ EON 。( 8)改变入射角 i,重复实验步骤,列表记录相关测量数据,计算每次折射率 n求出平均值 n 。注意事项: ,用手拿玻璃砖时,只能接触玻璃毛面或棱,严禁用玻璃砖当尺子画界面; 15°到 75°之间; 3 .大头针要竖直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一侧两枚大头针 P 1与P 2间、 P 3与P 4 间的距离应大一些,以减少确定光路方向时造成的误差; ; ,所以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要一一对应编号,以免混乱。实验记录: 测量数次数测角度(方法一) n=sin i /sin γ测线段(方法二) n=GD/BC i sini γ 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