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3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3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doc

上传人:drp539604 2021/11/2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3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导航:
“遮”。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感受作者对美景的赞赏之情。
,并找出他的其他作品读一读。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自古就是无数文人雅士流连之地,那里有许多景点呢!如“曲苑风荷”“三潭映月”“断桥残雪”等等。有一处或许大家早已知晓了,就是“苏堤春晓”(板书并出示)。你知道“苏”指的是谁吗?(板书: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苏轼在杭州时也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出示)
4.欣赏范读。
二、初读古诗词。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古诗中藏着一个生字,把他找出来学习一下。(遮) “遮”是半包围结构,注意走之儿里面的笔画,(师范写、生空书)能组个词吗?
(2)指名画出停顿。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自读古诗,读正确。

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
三、品读感悟。
(一)课堂交流
1.释诗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什么?
时间:六月二十七日。这实际上告诉我们当是已经是——(板书:夏季)
地点:望湖楼。(出示望湖楼)
师:当时那里是一座观赏西湖的茶楼。(板书西湖)
还有吗?
(醉)是酩酊大醉还是略有醉意,我们还不得而知,也许学习过全诗后,有新的理解。
“书”是什么意思?(写)写的是什么呢?
让我们走进这首诗以及诗人。
2.知诗人: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3.明诗意:
(1)请同学们读第一句。这里“遮”是什么意思?(遮:遮住、盖住……)什么遮住了什么?(黑云遮住了山峦)
(2)什么样的黑云?(点出“翻墨”)为什么不用“黑云如墨”,而用“翻”字?(板书:云翻)
(3)同学们,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卷,一幅生动的画卷,“黑云翻墨”这四个字就让我们看到了黑云从空中压下来不断翻滚的画面,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可以从诗句中看到那生动的画面。
(4)学生自由读诗,说说你从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5)指名说,师及时点拨出重点字的理解。
板书:雨泻 风卷 天晴
(6)作者仅仅抓住“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来表现西湖暴雨。那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暴雨中的西湖会是怎样的风景呢?(指名说后指导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