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是产品及其质量的保证和实现过程,对这一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质量很高,能得到很高的设计和开发成果;采购过程的质量高,能采购回高质量的产品,而生产过程的质量不高,就不能保证实现最终产品及其质量,这是不言而喻的。
1 生产准备状态检查
制造业的产品,无论是构造复杂的,还是构造简单的,其生产过程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这个系统工程协调、有效地运行,多、快、好、省地生产出产品来,产品在生产之前,组织应对生产的准备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并对检查工作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检查过程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1.1成立检查组
1.1.1 检查组的组成
最高管理者授权一名主管领导(一般是管理者代表)组建生产准备状态检查工作组,并担任检查组组长。
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理化计量、标准化、生产计划、生产部门、生产现场(车间)、设备动力,物资供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选派出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检查工作组。如合同有规定顾客派代表参加,则按合同规定执行。为了防止泄密,不允许外组织的人员和无关的人员参加检查活动。
1.1.2检查组工作职责
①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检查计划与检查活动的协调工作,并监督检查过程的工作质量;
②检查组组长负责组织、领导检查工作,审查检查单,提出检查报告质量;
③检查组成员的工作:
·根据分工,确定检查项目及检查的方式方法、编制相应的检查单,送给组长审批,批准后实施;
·实施检查。按检查项目和检查的方式方法检查;
·对检查结果做出准确、公正、客观的评价。
1.2检查工作流程
生产准备状态检查流程:申请检查一审查申请一实施检查一处置。
1.2.1 申请检查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受检查的部门(单位)根据检查内容与要求进行认真准备,当准备好后,向质量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检查报告,列出受检查的各项内容。
1.2.2 审查申请
检查组长组织检查组全体成员对申请检查报告进行审查,如同意申请,则按组内分工,检查组成员对受检查对象确定其检查项目,将其列入检查单,送组长审批。
1.2.3 实施检查
由于检查的专业性很强,要按分工进行检查,由2~3人为一个小组进行检查,互相协作,互相监督,做到检查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准确,按计划按程序进行检查。
1.2.4 处置
根据检查结果,做如下处置:
①根据检查结果全组开会讨论,填写检查报告,对产品生产准备状态提出明确的结论和对存在主要问题的改进措施建议,检查组长签字,检查组成员签名。
②如检查中提出问题,最高管理者组织协调,责成相关部门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措施,限期解决,质量管理部门跟踪监督、检查。
③如检查未通过,则让检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再申请检查。
④检查通过,则最高管理者批准检查报告,方可开工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有的组织的“生产现场检查”就是一例。
产品转厂生产前和产品停产一段时间后又恢复生产前,也应该进行准备状态检查,不打无准备的仗,也不打没有准备好的仗。
1.3 生产准备状态的检查内容与要求
制造业产品生产准备状态,应从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去检查,检查这些要素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1.3.1“人"及其要求
1.生产工人及其要求
①数量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生产工人和辅助人员,以满足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各工种和各工序的要求。
②素质要求。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检验员及其要求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①数量要求。检验员数量以能完成检验工作任务,并能有力配合生产为宜。
②素质要求。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技术和管理人员要求
①数量要求。能够紧张而有效地管理生产现场,确保整个生产有效进行为宜。
②素质要求。能够及时而高效地解决分管领域内发生的各种问题,确保自己的工作不影响生产。
1.3.2 “机"及其要求
按工艺文件要求配齐生产设施,生产设备应符合生产纲领要求,生产设备利用系数达到1。生产设备要处于随时能启动状态,其不确定度、过程能力指数和使用状态应符合规定要求,有操作和保养规定。
1.3.3 “料"及其要求
有《采购活动流程图》、《合格供方名录》;外购产品的数量、质量能满足生产纲领要求;对外购产品的入厂检验、入库、贮存和发放实施了有效控制。
1.3.4“法"及其要求
将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归入 法。“法”及其要求如下:
①产品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