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649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课件.ppt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11/29 文件大小:3.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发病率:
NICU: 18-35%发生率, 和胎龄成反比, 73%超低出生体重儿最少发生过1次, 800g以下发生比率达85%, 801-900g发生率为60%。
危害性:
出血
神经系统后遗症
死亡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概 念
血小板
<150×109/L为新生儿血小板降低症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定义及分类
不管足月儿或早产儿血小板低<150×109/L为新生儿血小板降低症
血小板<100×109/L(确诊), < 150×109/L(疑诊)。
分度: (100-150)×109/L 轻度
(50-99)×109/L 中度
<50×109/L 重度
分类: 早发型-出生后72小时内(母亲先兆子痫或 慢性高 血压造成胎盘功效不全)
迟发型-出生后72小时后(细菌性或病毒性败血症、单纯疱疹病毒、取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或肠道病毒感染、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新生儿血小板降低 原因分析
其 她
肝素诱导
血小板降低
本身免疫性
血小板降低
同族免疫性
血小板降低
药品诱发免疫性
血小板降低
胎儿与母体血小板抗原不相合造成母体产生针对胎儿
血小板抗原 抗体—仅破坏胎儿或新生儿血小板
继发于母体 本身免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降低性
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破坏母体及胎儿 血小板
①先天性:过敏体质 孕妇在妊娠期用一些药品(磺胺类\奎尼丁\
对氨基水杨酸钠等)产生特异性抗体—破坏母体及胎儿 血小板
②后天性:新生儿使用一些药品(磺胺类\地高辛\吲哚美辛等)
继发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血小板降低, 严重 新生儿
溶血病(如Rh血型不合引发)
免疫原因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感 染
先天性或遗传性
其 他
(1)宫内感染: 以病毒感染多见, 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
病毒、梅毒螺旋体、乙肝病毒、麻疹病毒和HIV等均可引发
(2)围生期感染: 以细菌感染为主, 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
阴性杆菌感染, 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肠炎脐炎等
先天性: 先天性巨核细胞增生不良如血小板降低—无桡骨综合征,
先天性代谢病(丙酸血症)
遗传性: 遗传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
非免疫性原因
新生儿硬肿症、巨大血管瘤、呼吸窘迫综合症、
血栓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先天性白血病 、药品引发、Fancono贫血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新生儿血小板降低发病机制
血小板产生受损:
血小板产生: TPO产生、巨核祖细胞增生、巨核细胞成熟、血小板释放。
75%患儿血小板降低发生在出生时或<72小时, 多数因为妊娠合并症, 如先兆子痫、胎盘功效不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及宫内缺氧, 引发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生成受损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2. 血小板消耗增加:
母亲同种免疫性抗体和本身免疫性抗体经过胎盘路径进入婴儿体内引发
围产期窒息和严重感染造成DIC
NEC和大 血管瘤
3. 联合机制: 以上多个原因同时存在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多个关键 新生儿血小板降低
(一)同族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降低性紫癜
: 占全部新生儿血小板降低 25%, 发病
率约1/5000
: 血小板含有多个抗原型, 其中以PIA1抗原
性最强, 占人群95%以上。
如胎儿含有PIA1阳性抗原, 而母亲为PIA1
阴性(2-3%), 妊娠时母可因输入PIA1抗原血 而致敏, (与Rh溶血病相同), 产生抗体经过胎盘入胎儿血循环, 造成胎儿血小板破坏。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1)第一胎即可发病。占40%-50%, 以后胎次受累者
为75%
(2)出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瘀点, 以后可见紫
癜、瘀斑(以骨骼突出及受压部位显著), 头颅
血肿, 严重者有呕血、黑便、血尿、脐带残端出
血、针刺处渗血、颅内出血。
(3)黄疸多在生后第2天出现, 胆红素为257μmol/L-
342μmol/L
(4)肝脾不肿大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