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docx

上传人:陶小豆 2021/11/2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
摘 要:迟子建的小说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温婉平和
的语言,超越了现实功利性, 力图还原自然生态与人文理想、精神信仰的某种平衡。她的作品渗透着对自然生态的领悟,
用细腻的笔触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诗意的风景画;用独特的生命体验及审美追求,谱写了一曲惊心动魄的文明挽歌;更用饱蘸着血与泪的深情,解析人与自然的心灵密码,构建了一则生态寓言。论文的第一部分从生态文学的角度概括迟子建的创作;第二部分对迟子建小说中的典型意象进行梳理和归类,从自然意象、动植物意象和乡土意象三个方面,结合相关作品,解析这些生态意象的审美价值和深层隐喻;第三部分则突出生态和文明本身蕴含的文化哲理和现实反思。
关键词:生态文学 生态意象 人与自然 诗意建构 迟子

迟子建出生在黑龙江省北部漠河的一个寒冷的小村
庄――北极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她克服了黑夜袭来的恐
惧感和苍凉感,以温暖的笔触抵御了种种不幸。她的作品流
淌着一股脉脉的温情,可以让读者领悟到生态的意义价值,
获得独特而充满温情的生命体验。正如作家苏童所言: “迟子建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
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 ”①迟子建是“自然化育的精灵”,以鲜明叙事风格,表现物我合一的境界,投射出生态视角中人性之美,从生态、心灵失衡的挣扎中寻找支撑,还原给读者一个崭新的生态世界。
一、生态文学与迟子建的创作
随着经济科技不断发展,人的欲望需求无限扩大,人与自然处于危险的对峙状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濒临崩塌。生态危机不仅给自然带来巨大灾难,还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精神意识的瓦解。生态问题逐渐从自然科学领域蔓延到文学领域,生态文学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青年学者王诺在《欧美生态文学》中对生态文学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归纳了生态文学的四个特征。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
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的特点。 ”② 我国的生态文学发展虽尚未成熟,但迟子建却始终以自觉的
意识进行创作,她对故乡有着深刻的眷恋,在这种缠绵的眷恋下又包裹着对生态理想世界的构建和对自然失衡、文明衰退的批判与反思。迟子建作为新时期的生态文学作家,将视角更多地投射在对生态价值的评估和对生态人性美的肯定上,使迷茫的人们在失衡中避免人性异化的悲哀,寻找灵魂的解脱。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
二、生态意象的诗性建构
迟子建陶醉在自己建构的生态空间里,她笔下的文字时而像阳光在黑白的琴键上轻盈地跳跃,弹奏出悦耳轻快的曲子,时而像灵动的精灵,游走在梦一般的诗行。她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生态的精神家园,捕捉到不同的生态意象,超越文本本身,达到诗意的生态审美品格。
(一)自然意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迟子建编织着她的生态理想,建立了和谐自然的生存法则,对自然进行一场复魅。复魅旨在恢复人类对自然的尊敬和敬畏,建立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生态文学的构建过程即是自然的复魅过程,迟子建通过一些典型的自然意象,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原生态本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美与生态美。③以水的意象为代表。
水的意象深刻地表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怀,中篇小说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以水隐喻生命, 勾勒出一幅超越生死、获得重生的画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世间万物的关系,
仿佛就是依靠河流联系起来,河流是人生命的延续,人生所有的泪水、苦难、不幸都顺着河流流走,河流带走了人们悲伤的泪水,让人能够继续前进,通向下一段生命历程。小说的结尾写得澄澈而动人: “月光下的清流蜿蜒曲折,水声潺潺。这条一脚就能跨过去的小溪就像固定在大地的一根琴
弦。弹拨它的,是清风、月光以及一双少年的手。 ”迟子建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
生态寓言的诗意建构
笔下的清流超越了一般意义的生命内涵,充盈着对自然的崇
敬,当生命接受河流的洗礼后,人便如凤凰涅 ??般找到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迟子建用水来隐喻生命的轨迹,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沈从文小说的借鉴和发展。沈从文以乡下人的视角,把水作为创作基调,构建了梦幻的湘西世界和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迟子建与沈从文笔下的水流动着脉脉的温情,都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