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消化与吸收医学知识讲座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992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化与吸收医学知识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11/29 文件大小:2.9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化与吸收医学知识讲座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消化与吸收医学知识讲座
第 一 节
概 述
I). 定义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 小分子物质
过程
II). 消化 类型:
(I)  机械性消化: 消化道肌肉 舒缩运动 (形变)
(II) 化学性消化: 消化液中 多种消化酶 (质变)
I. 消化digestion
II. 吸收absorption
定义: 食物经消化后形成 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
无机盐和水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 过程。
一、消化道平滑肌 特征
(一)通常特征
1、舒缩迟缓(>20s)
2、富有伸展性:尤以胃更显著
3、含有担心性: 常常保持微弱 连续收缩状态
4、节律性收缩: 缓慢且不规则, 变异性较大
5、对电刺激不敏感, 对机械牵拉、温 度改变和化学刺激敏感
(二) 电生理特征
1. 静息电位: RP
不稳定, -50 ~ -60mV,
形成: K+外流、钠钾泵 生电作用
(2) 起源 : 环行肌与纵行肌交界处间质中 Cajal细胞(ICC) (3) 原因 : 不清(可能与钠泵活动 周期性减弱或停止相关)
(1) 定义:
消化道平滑肌在RP基础上,可自发地周期性地产生去
极化和复极化, 形成缓慢 节律性电位波动, 称为慢
波(slow wave)或基础电节律(BER)。
胃: 3次/min; 十二指肠: 11-12次/min; 回肠末端: 8-9次/min
2. 慢波 (基础电节律):BER
胃肠活动
起搏细胞
(1) 特点:
与慢波比, 时程短10-20ms
(2) 形成 :
① 去极相: 慢钙通道开放→大量Ca2+内流, 少许Na+内

② 复极相: K+通道开放→K+外流  
4. 慢波 、AP 、收缩三者 关系
慢波控制动作电位 出现, 后者控制肌肉
收缩
3. 动作电位: AP
膜电位
收缩波
慢波是AP 基础,AP产生收缩,AP 频率决定收缩 强度
二、消化腺 分泌功效
消化液 关键功效 
(1)分解食物 多种成份
(2)为消化酶提供适宜 pH
(3)稀释食物
(4)保护消化道粘膜
(一)内在NS(肠NS)
粘膜下N丛:环形肌与粘膜层之间
肌间N丛:环形肌与纵形肌之间
作用: 调整胃肠运动、分泌
及胃肠血流。
三、消化道 神经支配
血 管
平滑肌
腺 体
粘膜下N丛
↓↑
肌间 N 丛
消化道内机械化学和温度感受器
胃肠血流
胃肠运动
胃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