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降血脂食物.ppt

格式:ppt   大小:3,340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降血脂食物.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1/29 文件大小:3.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降血脂食物.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降血脂食物
第一页,课件共41页
*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
一、概述
(一)、脂类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定义
1、血浆中的脂类和脂蛋白
血浆中的脂类: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cholesterolester)、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血浆中脂蛋白;
蛋白电泳法:分为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糜微粒;
密度离心法: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第二页,课件共41页
*
2、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血脂高于正常的上限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血浆中的脂类几乎都是与蛋白质结合运输的。
• 脂蛋白被看成是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单位。
• 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均能反映脂代谢紊乱的状况。
• Ⅱ型和Ⅳ型发病率为高。
第三页,课件共41页
*
(二)、高血脂的危害

• 高脂血症(hyperlipemia)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 研究表明:在总胆固醇<。
• 联合计划研究组(Pooling Project Research Group)对8,000多名男性白人的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CHD)的危险性是血清胆固醇≤。Framingham的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
第四页,课件共41页
*

长期高血脂症(高胆固醇、高三酸甘油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脂质过多沉积在血管壁并由此形成的血栓,导致血管狭窄、闭塞,而血栓表面的栓子也可脱落而阻塞远端动脉,栓子来源于心脏的称心源性脑栓塞。因此,高脂血症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高血脂也可加重高血压,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壁变薄而容易破裂,为此,高脂血症也是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性病变,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由于动脉内膜聚集的脂质斑块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第五页,课件共41页
*
(三)、引起高血脂的因素

• 脂肪酸分为四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18:1 n-9)、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麻酸,18:2n-6)和反式脂肪酸(主要是18:1反式)。
• 虽然亚麻酸是饮食中最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但饮食中少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为α-亚麻酸(ALA;18:3 n-3)、长链脂肪酸即二十碳五烯酸(EPA;20:5 n-3)和来自于鱼油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 n-3)。ALA和亚麻酸对于血浆脂蛋白的影响效果相似。然而鱼油具有降低甘油三酯血症的效果;而且,对正常血脂的受验者,LDL和HDL水平没有影响。对于高血脂受验者,鱼油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含量,但能增加LDL-C和HDL-C浓度。
• 饮食甘油三脂的结构也能影响血清脂水平。
第六页,课件共41页
*

当受验人摄入含非吸收性脂肪替代物的饮食时,胆固醇的吸收减少,所以这些化合物会降低血清LDL-C的浓度。当由于这些脂肪替代物的存在使脂肪摄取量减少时,HDL-C浓度也降低。
第七页,课件共41页
*

Anderson等人(1995)出版了有关大豆蛋白对人血清脂浓度影响的综合分析结果。据估计,,主要是LDL-。%(),%()。,而HDL-C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分离大豆蛋白和组织大豆蛋白效果没有差别。尚需要确定的是:大豆蛋白可能的这种作用是由于大豆蛋白本身引起的,还是由于植物雌激素引起的
第八页,课件共41页
*

Black和Saris(1995)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正常血脂、高甘油三酯血症或糖尿病受验者进行的大多数研究中,当摄取西方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