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第二章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ppt

格式:ppt   大小:720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章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ppt

上传人:yixingmaoj 2021/11/29 文件大小:7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章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 农药的剂型加工和应用
第一节、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和农药分散度
原药
原油(液态)
原粉(固态)
原药:化工厂合成后,未经过进一步加工的高浓度产品。
制剂:用原药加工出的产品统称为制剂 。 剂型:农药制剂的物理形态。 农药名称:① 有效成分含量; ② 有效成分的通用名; ③ 剂型。 40%(有效成分含量)氧化乐果(有效成分的通用名)乳油(剂型)
第一节、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和农药分散度
一、农药加工的意义
绝大多数的原药必须进一步加工为制剂后,
才能使用。因为原药加工成制剂后,可以:
1.提高原药的分散度;
2.改变原药的物理性能:
3.降低原药的相对毒性:
4.拓宽原药的使用范围;
第一节、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和农药分散度
二、农药的分散度
(一)农药的分散体系:
原药或制剂在分散介质中分散而形成的各种体系 。其中分为三种情况:
1.原药在制剂加工中,与辅助剂形成的分散体系。
2.制剂在使用前的配制中,与分散介质形成的分散体系。
3.药剂在施用时,与空气间形成的分散体系。
第一节、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和农药分散度
(二)农药的分散度
原药或制剂被介质分散的程度称分散度
边长1cm的立方体经2次分割后的变化
分 割 前
分割前(um)
第一次分割
第二次分割
颗粒的边长(cm)
1
10 -2
10 -3
颗粒数(个)
1
10 6
109
总表面积 S(cm2)
6
6×10 2
6×10 3
总覆盖面积(立方体的一面
与靶体面接触)S'(cm2)
1
10 2
10 3
总体积 V(cm3)
1
1
1
比面又称体面比(S/V)
6
6×10 2
6×10 3
第一节、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和农药分散度
三、分散度对药剂应用性能的影响
(一)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1.增加覆盖面积
2.增强药剂颗粒在处理表面的附着性
3.改变颗粒运动性能
当颗粒直径<10μm时,在空间形成烟粒或弥雾,其运动性能具有明显的“布朗氏”运动特点。当粉粒直
径>10μm,且粉粒不呈圆球形时,产生飘翔效应,使
粉粒在阻尼介质中偏离运动方向。
从理论上讲、这两种情况有利于药粒均匀分布。
第一节、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和农药分散度
不同分散度的粉粒(雾滴)被气流 吹向固体表面时沉降情况示意图
第一节、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和农药分散度
4.提高药剂颗粒表面能
5.提高悬浮液的悬浮率及乳液的稳定性
可湿性粉剂的颗粒直径与悬浮率的关系,可以通过下
式看出:
n
p
g r
V
-
=
s
2
9
2
式中:
σ ——药剂的密度 g ——重力加速度
n ——水的粘度 P ——水的密度
V ——粒子下降的速度 r ——粒子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