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胃肠减压讲解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1,72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胃肠减压讲解课件.ppt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11/30 文件大小:11.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胃肠减压讲解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胃肠减压讲解
定义: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
原理, 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 通
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 气体及液 体吸出。
胃肠减压
操作目
1、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 症状。 2、进行胃肠道手术 术前准备, 以降低胃肠胀气。 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 减轻腹胀, 降低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 促进伤口愈合, 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 促进消化功效 恢复。 4、经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 判定, 可观察病情改变帮助诊疗。
操作过程
评定患者
问询患者身体情况, 了解患者既往有没有插管经历是否能够配合操作。 问询有没有鼻部疾病史, 观察鼻腔有没有红肿、炎症、鼻中隔弯曲等; 问询有没有活动义齿。 向患者解释胃肠减压 目 , 取得患者配合
物品准备: 诊疗车准备
物品准备
查对医嘱, 问询病情, 说明目 , 检验口腔、鼻腔(鼻中隔是否偏曲, 通气是否流畅)。
物品准备: 诊疗车准备
洗手, 戴口罩。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再次查对。
备胶布, 帮助患者取半卧位或仰卧位, 铺一次性诊疗巾于患者颌下, 置弯盘于口角旁, 检验并清洁鼻腔。
检验并打开胃管包装袋。
戴无菌手套, 检验胃管是否通畅, 用石蜡油纱布润滑胃管前端。
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前额发迹至剑突; 前额发迹至耳垂再至剑突, 成人约45~55cm, 婴幼儿14~18cm), 做好标识。
润滑胃管前端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 一手持胃管前端自鼻腔轻轻, 胃管插入10-15cm处, 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检验胃管是否在口中盘曲), 如无盘曲则继续将胃管插入至预定深度, 初步固定。
检验胃管是否在胃内
方法:
1: 气过水声法(注射器抽吸10ml空气注入胃内, 用听诊器听)
2: 抽吸胃液(是测定最为正确 方法)
3: 观察气泡法: 将胃管末端放置在盛有没有菌生理盐水 无菌碗中, 检验无气泡溢出, 证实在胃中。
插、拔胃管注意事项
、呼吸困难、紫绀等, 表明误入气管, 应立刻拔出, 休息3-5min重插。
, 应将患者头向后仰, 当胃管插入约15cm, 左手抬起头部, 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加大咽部通道 弧度, 使管端沿咽后壁滑行插入至所需长度。
, 如鼻饲操作前应检验胃管是否在胃内, 并检验患者有没有胃储留。
患者。应每日进行2次口腔护理, 每七天更换胃管。
, 应于当日最终一次灌食后拔除, 次日晨在从另一鼻孔插入胃管。
胃管和负压引流器 连接
检验胃肠减压器, 排出负压盒内气体, 先将负压引流器里 空气排空, 保持引流器内负压状态, 将负压引流器引流管末端折叠, 连接至胃管末端。
连接后, 安置负压吸引器于床下挂钩, 固定
清洁患者面部, 撤消诊疗单, 整理床单元
观察统计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 颜色、性质、量。
胃肠减压
注意事项:
1】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 应禁食水,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2】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 预防变更体位时, 加重对咽部 刺激, 以及受压影响减压效果。
3】观察引流物 颜色、性质、量, 并做好24h引流统计。
4】胃肠减压期间, 应注意观察患者电解质及胃肠功效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