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观课之感想
龚路中心小学 徐珏青
(一)《颐和园》听课感想
这是一篇游记,郭老师在让学生感受景点的美时,首先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试的读感受颐和园的美,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再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让画面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通过横槛上的图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把图片的美转化为语言的美,这即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也是对文本做的有效拓展,让学生把文本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重点词句的理解比较到位。对于长廊的长,教师采用与教室比较,还有学习昆明湖这段中“滑”与“划”的对比使学生真正感悟到“长”“静”的特点,以及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对于一处教学我有一些想法,郭老师让学生们想像“横槛”上的图画,把填空完成。我觉得皇家花园的横槛上的图画不是随随便便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的,与其让学生天马行空地想像,不如直接出示横槛上一些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想像,发现美,并写一写。这样不仅读写结合,还能让学生感到横槛上的画美,进而感受到长廊的美,可谓一举两得。
(二)《邻家的星期四》听课感想
听了陆老师的《邻家的星期四》感受颇深,陆老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始终把本单元的单元目标“继续学习理解词句”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教学时,根据文本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对不同的词句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循声”一词的教学,教师结合当时的教学情景,说:“孩子们,请看黑板。”学生的目光“唰”得一下子循着老师的声音集中到了黑板上,“你们一听到老师的声音,目光就一起集中到黑板上,这就叫——” ,学生大声说“循声望去”。通过创设情景,采用动作演示的方法,在师生互动中不着痕迹地理解了“循声”的意思。“纳闷”的理解是通过设计一个填空练习,联系上下文之后理解词义。……理解词语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同时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并使学生掌握了理解词语的多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