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三月惊蛰又春分下一句.docx

格式:docx   大小:3,20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月惊蛰又春分下一句.docx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2/1 文件大小:3.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月惊蛰又春分下一句.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月惊蛰又春分下一句
LT
三月惊蛰又春分下一句
【篇一:新的语文知识点】
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2、要背诵的课文 《春的消息》 《燕子》 《古诗二首》 《阳气》第4自然段
22页古诗《泊船瓜洲》23页《春游》
3、古诗背诵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不值:没有遇到人 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2)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伸出墙外来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 春日:春天。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滨:水边,河边。光景:风光风景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2) 我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到泗水边观赏风景,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一时间都换了新面貌,随便什
么地方都可以感觉到春天的气息,这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
(3)描写春天郊游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春游》李叔同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第一单元主题:走进春天
1、《春的消息》 第一小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摇绿”“漂白”让春天有了生命,“盼望”“整整”表达了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小节中的春的消息是指换上春装;“飞过”、“飞上”表达了寻找春天的欢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小节春的消息指蝴蝶飞舞;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应以惊喜语气读,放飞蝴蝶时又应该充满爱怜。 第四小节中春的消息指雏菊开放;已经长高的我看到老朋友小花朵时应以自豪、亲切的语气来读。第五小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绿苞、溪水唱歌;和溪水一起唱歌奔跑的感觉应该是放松的。
第六小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阳照耀、被嫩草瘙痒的面颊;在太阳照耀的田野上休息,和小草细说是多么惬意,多么舒服呀!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燕子》作者:郑振铎,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热爱之情。
还有那些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垒窝大雨成河,乌鸦洗澡风嚎叫,马看牙板树看年轮,花菜云晒死人。燕子低飞要落雨,猪衔草,寒潮到。 课后词句积累要会仿写。
2、《第一朵杏花》中竺可桢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他为我国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植物的“感情”》:含羞草一碰就闭起叶片,向日葵爱太阳,西红柿喜欢音乐,大豆和玉米是好邻居,棉花欢迎大蒜,黄瓜讨厌西红柿喜欢菜豆角。铃兰和丁香势不两立,铃兰和勿忘我是好邻居,谷子和水果不能在一起。植物的感情不是有产生感情的大脑,是由于生长的本能。好好读一读本课最后一段。
4、《蜜蜂》:法布尔通过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法布尔,法》,我们还读过《昆虫记》里的《秘密池塘》《石蚕》《猫》等文章。
词句积累:老马识途、鹦鹉学舌、金鸡报晓、狡兔三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些是表现动物神奇本领的词句。
蜜蜂们飞得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小风的阻力。 理解:几乎,大概,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他们面临的恶劣环境,心里推测它们一定都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理解:推测
5、《矿矿的研究》,矿矿原名:黄矿岩,我们感受到矿矿的认真的态度。
6、,,根据鲸鱼的外形发明了轮船,根据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三、要背诵的课文 62页抬起头……两段66页词句积累85页《清明》91页词句积累
四、古诗《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三单元主题:感受真情
1、《倾斜的伞》让我们感受到祖孙间的亲情。那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爱心的伞,在伞下我感受到了外公的爱。那把倾斜的伞,是把爱心传递的伞,外公把爱传给了我,我又把爱传给了外公。
2、《伙伴》让我们感受到伙伴间的关心、牵挂和珍爱。
在生活中如何结交朋友?朋友间如何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究竟:(1)、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