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古 诗 百 花 园
教学目标:
熟练地吟诵本学期的八首古诗。
从总体上理解诗句,灵活运用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或佳句。
美观地默写古诗,训练良好的书写习惯。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古典文学艺术的热爱,受到诗人魅力的感染。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制作打好方格的花朵。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百花园图,师:让我们一块儿走到古诗百花园中去,边欣赏美丽的风景,边回忆我们本学期学过的古诗,好吗?
(
悠悠曲韵,联想诵诗。
在美妙的古筝曲《出水莲》的悠扬曲调声中,屏幕上出现了古朴的黄鹤楼,学生们脱口而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然后依次是:雕花的窗前,绽放的寒梅——《杂诗》 ;
风格清奇,挺拔俊逸的四幅竹石图——《竹石》 ;
花下弹琴的古代仕女图——《赠花卿》 ;
小孩子快乐钓鱼——《小儿垂钓》 ;
一首谜语诗“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光弱它不在,光强它显性形。”猜谜底:影子
——《花影》 ;
荷花池中采莲的倩影——《采莲曲》 ;
茫茫大草原从春到秋——《赋得古原草送别》……
在诵诗时提醒孩子们注意诗的音韵美。
(
说上联下,游戏背诗。
即景吟诗,古为今用。
当堂赋诗,百花齐放。
走近诗人,熏陶感染。
课后反思:
我国古代诗歌自先秦始,流传千年,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 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
一、注重导入,触发想象
想象是诗的翅膀,所以课的导入部分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就如同振起同学的想象的双翼。一是多媒体导入,促其想象。多媒体的使用直观形象,有利于
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如课的第二环节时,向学生展示不同景物,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一首首优美的古诗。二是音乐渲染,美化意境,激发想象。格罗塞曾说:“每首原始的诗,不仅是诗的作品,同样也是音乐作品”。给古诗配以恰到好处的音乐,营造氛围,可以触发学生的想象力潜能。
二、巧妙设计,激发情趣
这里的“情”是指从诗中领略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阅读古诗的兴趣。古诗教学,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