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群文阅读》浅析
科尔沁区铁路第一小学高淑萍
群文阅读这一相对陌生的教学形式走入了我的课堂。这一崭新的教学形式,以其大量阅读、自由对话、深度研讨等诸多优势,吸引着我,早习惯了单篇教学的我,豁然发现原来课文还可以这样一组一组的教。在对既定教材中精读课文精耕细作的同时,还可以引入更多的活水,补充教材带来的局限性。
 中高段的单元教学一般由2至3篇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组成,如何使得精读课文的教学,起到精讲精练,课内得法,而略读课文的教学则起到打开阅读视角,学以致用,得益课外的效果呢?群文阅读的出现,给我带来了启发。能否在精读课文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略读课文,引入2、3篇相应的文章,以一组课文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既涵盖了单元中的略读课文又有适当的课外拓展。带着这样的设想,我开始尝试着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理想是美好的,实践起来才知并不容易。群文阅读怎么上?怎样去教才能体现群文阅读特点呢?心中没什么底。我准备上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群文阅读课?拿着课本、教参翻来复去研究半天,想以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为主题,借助阅读摘录卡形式,对课本两篇略读课文、课外的《草原野花》《丑石》进行群文阅读。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群文阅读不是阅读群文
  就其名称来看,似乎群文阅读就是一组文章加以阅读,便是群文阅读,其实不然。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组合进来的文章进行一番浏览,也是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依据教学目标,有需要的将一组文章引进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的有效阅读。群文阅读需要我们将一组课文,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在磨课过程,我将群文阅读的数量定在了5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草原野花》《丑石》《挑山工》,认为只有一定的数量,方能体现群文特点。后来发现,限于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阅读能力,5篇文章统整教学难以完成,于是就去掉了《挑山工》一课。反复研读这四篇文章,希望能从中找出一条教学的主线。通过阅读发现,《通往广场的路》和《珍珠鸟》都是通过写一件事来给人以启示,而《草原野花》和《丑石》是借助一样事物来揭示生活的感悟。于是梳理出一条教学主线,那就是通过本组文章的阅读,让学生了解生活启示一类文章的表达特点:以事示人、借物喻人。因此在本课预案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组文章的阅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在学生赏析精彩语段以及感悟中心之后,站在一个整体角度,观察这四篇文章,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梳理出生活启示类文章两种常用的写作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类文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还归纳出这一类文章往往有一个揭示中心的语段,有些是直接揭示,而有些文章则是隐含在内。
 二、群文阅读要关注语言文字
  当数量较多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容易造成阅读的肤浅化与浮躁化。如果执教老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在文本精彩语段上驻足停留、赏析品味,则会让学生疲于浏览文章故事情节,忽略优美语言对学生内心的撞击,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得不到提升,更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阅读时不够静心浮躁的不良习惯。因此,在课中让学生交流完阅读的初步感受后,出示四篇文章描写精彩的语段,通过朗读、品味,让学生说说在这些文字中有哪些地方的描写打动了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