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中药学泻下药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806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药学泻下药课件.ppt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12/2 文件大小:8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药学泻下药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药学泻下药
教学目与要求
1、掌握泻下药定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及注意事项。
2、掌握泻下药分类及各类药品性能特点
3、掌握关键药品功效、应用及相同药品异同点。
4、熟悉攻下药、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有毒, 需注意剂量, 使用方法。
概述
一、含义: 凡能攻积逐水引发腹泻润肠通便为关键作用药品称泻下药。
二、通性及作用:
性味苦、寒、归胃、大肠经, 关键有通利大便, 排除积滞水饮和其她有害物质之功。还有清热泻火通经之效。
三、适应证:
1、用于大便秘结, 腹痛拒按, 烦热谵语, 腹满水肿等证。
2、用于上部出血兼见大便秘结者。
3、用于痢疾初起, 泻而不畅者 。
4、用于急腹症, 属实热者。
四、泻下药分类:
泻下药依据性质不一样可分为三类:
1、攻下药--泻下力强, 性味苦寒, 有攻下里实及清热泻火之功。主大便燥结, 宿食积滞, 虫积, 瘀血及血热妄行兼大便秘结者。
2、润下药--泻下作用缓解, 多为植物种仁, 富含油脂, 有润燥滑肠缓下大便之功, 用于虚人肠燥便秘证。
3、峻下药--泻下力峻烈, 为峻下逐水剂, 既走谷道又走水道, 有泻下利尿作用, 用于水肿急证, 胸腹积水, 二便不通之证。
五、使用注意:
1、久病体弱, 年老体弱, 孕妇忌服。
2、注意选择配伍, 去邪而不伤正, 里实证兼有表证者宜先解表后攻里, 必需时表里同治, 避勉表邪陷里。
3、中病即止, 不可过量久服。
4、服药以大剂量汤剂为佳, 不宜久煎。
第1节 攻下药
特点: 泻下力强, 兼有清热泻火作用, 关键用于重病急病。
※ 大黄《本经》下品
处方:
大将军、川军、生军、西吉、中吉、酒军、制大黄、锦纹、黑大黄、大黄炭。
大黄
性能: 苦、寒, 归脾、胃、大肠, 肝、心包经。
攻下积滞,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利胆退黄。
力猛善走, 入阳明善荡涤肠胃
以清降为功 燥热积滞及湿热。
归厥阴能凉血泻血分热邪
及瘀滞。
 既泻有形之积, 又泻无形之热, 为攻积泻火逐瘀利胆之要药, 故有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