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体育课中如何贯穿游戏教学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以它丰富的内容和生动、活泼、有趣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因为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结合课堂主题使每一节体育课、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动作技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初中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启发、调动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并根据每次课题,贯穿体育游戏配合数学,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使他们在紧张活跃的竞赛中提高练习次数,巩固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初中学生对课堂的准备活动,大多做的不够认真、不够充分,老师再三强调准备活动,总让学生觉得厌烦。针对以上的情况,教师就应该利用一些舞蹈、健美操动作来代替,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有兴趣。在主教材方面,也要多加进一些竞赛游戏,结合主教材进行数学。因为大多数学生潜意识认为、体育课以“玩”为主,所以对“体育”本身有兴趣,但由于主教材的数学形式的单一,学生又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导致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所以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这个“玩”的心理和结合主教材来进行游戏练习。如:50米快速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长了,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但只
要改变方法,利用游戏和竞赛,将学生分成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但有些教材,并不能全部都运用竞赛性的游戏。如;耐久跑教材(50
×8往返跑和400米跑)就可以运用“追球跑”、“螺旋形跑”、“S形跑”等游戏进行练习。以上的游戏完毕后,再进行便步走,走成圆圈后进行“找伙伴”等娱乐性的游戏,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结束部分的整理运动中,用歌唱加四步舞等游戏来代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放松的目的。
因此,在体育课中能有效地贯穿游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