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7. 理论研究奖评论文村级后备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牛群镇党委会郎鲁峰村级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败。因此,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必然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选拔培养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人才保障, 有助于保持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高速增长。但从实际情况看, 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还存在不少问题, 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一、存在问题 1、选圈内不选圈外。由于受宗族势力的影响,有些村领导在选人用人上,都用自己家族、亲属的人。在选拔后备干部中,也把范围缩得过窄。多数群众对此漠不关心, 无形中助长了村领导的选定风气, 他们把自己的亲属和朋友等圈内的人选上做后备干部, 使圈外的能人进不来。这样的班子往往成为一个软班子, 扯耳腮动的亲属班子。 2、选下手不选对手。一些村支部领导认为,自己的下手都是听话、认干、没挑的人,选做后备干部,以后进班子好领导,对自己没威胁。如果把圈外那些有思想、有能力、敢想敢干的人选为后备干部,一旦进了班子,对自己威胁大,怕超、怕顶、怕丢乌纱帽。 3、“备”上名不给工作。有的村党支部对后备干部不负责, 认为“备”上名了就行了, 用不着组织他们学习, 给他们安排具体工作。一些后备干部和没“备”的一个样, 发挥不了作用, 不利于他们锻炼成长。 4、给工作不敢撒手。有的村党支部虽然给后备干部安排了一些临时任务, 但没有交给具体工作。有的村领导认为, 这些后备干部年纪轻, 经验不足, 不能独立工作, 给点工作先锻炼, 以后慢慢压担子。这种给工作又不敢撒手, 更不敢大胆放手的做法, 对后备干部尽快成熟十分不利。 5、出差错不给撑腰。村级后备干部年纪轻,经验不足, 是一个共性问题。正因为不成熟, 才应该给他们创造条件, 安排工作, 大胆地让他们到风口浪头上锻炼, 尽快成长。这样就免不了担一点儿风险, 工作中出现点儿差错应该正确理解, 热心帮助解决。可有的支部对后备干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差错, 怨这怨那, 不给撑腰, 反而责备,使后备干部伤了自尊心,失去了进取心。二、主要原因出现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三点: 一是没有具体办法制约。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应坚持什么样的标准, 掌握哪些原则, 如何培养, 采取哪些措施, 目前都不够具体明确,缺乏规范, 因此出现了诸多问题。二是没有纳入日程重视。由于乡镇党委没有对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只是原则上部署, 具体工作交给了村党支部掌握, 所以有的村干部就随心所欲, 想选谁就选谁, 结果选上来的许多都是亲人、庸人,真正的能人却没有选上来。三是没有创造条件培养。有的村把培养后备干部看成是走形式, 没有看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以, 对选拔上来的后备干部不研究培养办法, 不给创造条件, 使后备干部成熟慢、素质低, 有的已“备”了多年还不能进班子。四是没有任用基础保证。后备干部用上用不上, 取决于老百姓的选票。村班子培养的后备干部, 老百姓不选, 培养是白费功夫。从镇村两级都认为后备干部培养用途不大, 削弱了工作积极性。后备干部自己也缺乏信心。三、对策研究 1、制订办法管理。加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