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doc

上传人:1902282095 2016/7/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少年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的原因。 3、联系自己的学****目的和梦想, 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感受少年周恩来远大志向。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年龄小, 历史知识少, 对当时的社会历史不是很了解,因此要加以介绍历史背景。教学准备: 学生预****课文, 搜集了解周恩来的相关资料, 教师搜集周恩来的相关资料图片,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 今天我想提问你们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学校读书学****在一百年前的沈阳东关模范小学的一个教室里,也有一群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学生回答过一个相同的问题, 期中有一个孩子是这样回答的(板书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学生的名字叫周恩来。他就是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周恩来总理。(课件出示:周恩来总理生平介绍) 2 、周总理在 12 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齐读课题) “为”的后面表示目的, “而”后面表示为实现目标进行的行为。 3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周恩来为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介绍时代背景。 1、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后想一想, 课文写了哪三件事? 是什么原因让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第一件: 周恩来到沈阳, 伯父让他不要到租界去玩, 并说: 中华不振。这让他疑惑不解。第二件: 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目睹一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汽车轧死, 无人能管。第三件: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正是因为伯父的话让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 所以他决心到租界去看个究竟。作者利用这样一句话, 把前两件事联系在一起。( 出示第六自然段) 谁来读这段话?这段话, 我们称它为过渡段, 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仔细看最后一句话( 齐读) 这句话既承接了上文周恩来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一心想弄明白,又很自然引出下文。)可以把第一件事情和第二件事情自然地衔接起来。看文中还有哪段话也起到过渡的作用呢? ( 找出第九自然段, 请学生朗读这段话。)这段话让课文内容前后相连,自然过渡。应用过渡句和过渡段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衔接自然,这也是我们今后****作值得学****的地方。 4、通过读书, 你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了吗?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 ( 生答, 板书: 中华不振) 课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找出有关的语句,把它画下来。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 、交流找到的句子: (1) 伯父和少年周恩来的对话( 是的, 从伯父的话语中我们知道了“中华不振”,指导朗读,读出疑惑的语气) (2) 第八自然段出示(生读) :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