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三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三) 默认分类 2010-01-19 13:15:02 阅读 1183 评论 1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卷( 75 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30 小题, 每小题 分,共 45 分) 1 .以下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 .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C .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 D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 2—3 题。 2 .该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是因为具有( ) A .光热资源优势 B .交通优势 C .土地资源优势 D .劳动力优势 3 .该地区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 ) A .扩大耕地面积 B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 .控制人口增长 D .改良土壤 4 .我国的水能资源( ) A .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B .总蕴藏量居世界第六位 C .集中在西北地区 D .具有稳定性和可供开发性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因地制宜, 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回答5—7 题: 5 .基塘生产是( ) ①商品谷物农业②大牧场放牧业③混合农业④生态农业⑤持续农业⑥无土栽培农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6 .基塘生产特色形成充分利用下列哪个区位因素( ) A .水热丰富 B .地形低洼 C .市场 D .政策 7 .拟在上图中 A、B、C 、三处建制糖厂、食品厂和造纸厂,其最佳方案是( ) —食品厂; B—造纸厂; C—制糖厂 —造纸厂; B—食品厂; C—制糖厂 —制糖厂; B—造纸厂; C—食品厂 —制糖厂; B—食品厂; C—造纸厂 8 .下列三种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A. 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B. 酸雨、光化学烟雾、杀伤性紫外线透入 C .寒潮、大风、盐碱化 D .森林大量被砍伐、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9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 .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 .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 .植被稀少,河流短少 D .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10. 西部地区严重缺水, 生态环境恶劣, 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乔木,提高植被覆盖率 B .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C .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D .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11 .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 A .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B .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 .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D .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 12— 14 题。 12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 .玩具制造业 B .汽车工业 C .石化工业 D .钢铁工业 13 .该产业部门属于( ) A. 原料指向型工业 B. 技术指向型工业 C. 劳动密集型工业 D. 资金密集型工业 14 .导致该产业迁移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原料 B .技术 C .交通运输 D .劳动力价格 15 .我原 B .华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宁夏平原 16. 近年来, 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原的原因是( ) A .粮食商品率高 B .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 C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D .全球变暖 17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B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C .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耗能量不断增多 D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增多 18 .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描述正确的是( ) A .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 B .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 C .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 D .大量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 19. 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A. 热带草原 B. 热带雨林 C. 亚马孙河 D. 亚马孙平原 20 .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影响大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陆地面积宽广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21 .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