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圆锥曲线与方程知识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圆锥曲线与方程知识总结.doc

上传人:2112770869 2021/12/3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圆锥曲线与方程知识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1 页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及方程单元复****及巩固
知识网络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圆锥曲线。
  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及它到一条定直线(不经过定点)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定点叫做焦点,定直线叫做准线、常数叫做离心率。
  ①e∈(0,1)时轨迹是椭圆;
  ②e=1时轨迹是抛物线;
  ③e∈(1,+∞)时轨迹是双曲线。
知识点二: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1.椭圆:
  (1)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焦点.
  (2)标准方程
    当焦点在
第 2 页
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
    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
  (3)椭圆的的简单几何性质:
    范围:,,
    焦点,顶点、,长轴长=,短轴长=,焦距=,
2.双曲线
  (1)定义:平面内及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
  (2)标准方程
    当焦点在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其中;
    当焦点在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其中.
  (3)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范围:
第 3 页
,;
    焦点,顶点,实轴长=,虚轴长=,焦距=;
    离心率是,准线方程是;
    渐近线:.
3.抛物线
  (1)定义:平面内及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标准方程
    四种形式:,,,。
  (3)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几何性质
    范围:,,
    对称性:关于x轴对称
    顶点:坐标原点
    离心率:.
知识点三: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直线Ax+By+C=0和椭圆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后化简为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
第 5 页
Δ。
  (1)若Δ>0,则直线和椭圆相交,有两个交点(或两个公共点);
  (2)若Δ=0,则直线和椭圆相切,有一个切点(或一个公共点);
  (3)若Δ<0,则直线和椭圆相离,无公共点.
2.直线Ax+By+C=0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后化简方程
  ①若为一元一次方程,则直线和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直线和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但不相切不是切点;
  ②若为一元二次方程,则
  (1)若Δ>0,则直线和双曲线相交,有两个交点(或两个公共点);
  (2)若Δ=0,则直线和双曲线相切,有一个切点;
  (3)若Δ<0,则直线和双曲线相离,无公共点.
  注意:如说直线和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则要考虑两种情况:一个切点和一个交点
3.直线Ax+By+C=0和抛物线y2=2px(p>0)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后化简后方程:
  ①若为一元一次方程,则直线和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直线和抛物线有一个交点,但不相切不是切点;
  
第 5 页
②若为一元二次方程,则
  (1)若Δ>0,则直线和抛物线相交,有两个交点(或两个公共点);
  (2)若Δ=0,则直线和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切点;
  (3)若Δ<0,则直线和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注意:如说直线和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则要考虑两种情况:一个切点和一个交点
4.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弦长公式:
  当直线的斜率k存在时,直线y=kx+b及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
  弦长公式:
  当k存在且不为零时, 弦长公式还可以写成:
知识点四: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关系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及一个二元方程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所有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
  (2)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那么,方程
第 7 页
叫做曲线的方程;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知识点五:求曲线的方程
  1. 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点,把曲线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方程表示曲线,.
  2. 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因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