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启示
摘要
2007 年初以来 , 世界出现了一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 这场
危机后来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这场危机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
对西方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大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美国储贷机构危机 , 也不亚于 10 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 它与美国房地产的衰退结合和发酵 , 使美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放缓 , 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 美国、次贷危机、对外贸易、金融市场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危机过程
(一)什么是次级贷款
所谓次级贷款,就是美国评级机构对不具备良好信誉的美国
人给予信任评级 B 级。前不久,标普给予美国政府债券 AA级信
任评级,相类似。这是近代以来,美国政府首次失去 AAA级信任等级。一个被评为信任等级 B 级的美国人,通常难以获得贷款,即使获得贷款,也必须付很高的价码(高息)。次级贷,就是在
这种情况下, 由于贷给这种评级的的人的贷款大面积违约, 即不再供款了,造成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泛滥, 最终演变成危机。
( 二)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虚拟经济发展过快,不能如实反映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发的市场经济的自我调整。其表现形式就是美国房地产十多年的繁
荣和大量次级抵押贷款的产生。在 2006年之前的 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 加上前几年美国为了刺激经济, 连续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措施,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1994
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年度发行量不过
350 亿美元,仅占
当年贷款发放总额的 %,而这一比重在 2006 年升至 20%,次级贷款余额也增至 万亿美元,住房私有率高达 %。在极
低的利率刺激下, 大量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许多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高利息和扩张业务, 也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 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和“零文件”的贷款方式。贷款人可
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 只要证明其收入情况, 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 这就加大了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为了追求风险最小、 收益最大化, 放贷机构一方面继续大量
发放次级贷款, 一方面把这些债务进行资产证券化, 打包做成各类金融衍生产品, 拿到资本市场上去流通, 卖给银行、投资公司、对冲基金及保险公司, 以控制风险锁定收益。 根据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要求,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担保债务凭证等等。至此,由信贷公司、债权打包服务公司、投
资银行、投资基金等构成了一条长长的利益链条。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前几年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 17 次提高,由 1%提高
%,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
负担大为加重, 通过出售或抵押住房再融资也变得十分困难。这
就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 次级房贷大比例地转化为坏账形成了次贷危机, 并且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
(三)次贷危机向全球传导的危机过程
次贷危机向全球传导的背景条件是金融的全球化。 回顾和反思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资金循环的断裂, 是次贷危机向全世界传导并发展成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这里所说的是一个资金的大循环, 即以美国金融市场为中心的全球资金循环,这也是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对推动美国经济额增长的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消费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别国储蓄。 当大量美元流向这些国家时, 为了避免本币大幅升值, 这些国家的央行不得不买入美元,同时投放大量本币,资金又进入了美国,一方面降低了美
国利率和美国人的消费信贷成本, 另一方面推高了美国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 进一步助长了美国人的消费, 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球资金的大循环。 在这个循环当中, 大多数靠出口初级商品或原材料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美国的债主,美国人不仅输出了美
元,也输出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华尔街的新奇金融产品。 此次危机波及世界,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了债券,
大量出售给国际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