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1,937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1/12/4 文件大小:1.8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一、骨料中含过量杂质事故案例
(一)事故现状
河南某中学教学楼工程为三层楼砖混结构,在施工中突然发生屋面局部倒塌事故,使工程不能正常使用,并造成了一定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021/6/18
2
(二)事故分析及原因
屋面局部倒塌后曾对设计进行审查,未发现任何问题。在对施工方面进行审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1)进深梁设计时为C20混凝土,施工时未留试块,。在梁的断口处可清楚地看出沙石未洗净,骨料中混有鸽蛋大小的黏土块、石灰颗粒和树叶等杂质。
2021/6/18
3
(2)混凝土采用的水泥是当地生产的400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后经检验只达到350号,施工时当作400号水泥配制混凝土,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受到一定影响。
(3)对墙体进行检查,未发现有质量问题。
2021/6/18
4
(二)事故结论
综合以上施工问题,可以认为进深梁的混凝土强度过低,导致梁发生剪切破坏的缘故。其中混凝土骨料含过量的土块等有害杂质,又是混凝土强度过低的主要原因。
2021/6/18
5
二、混凝土受冻或养护温度过低事故案例
(一)事故现象
某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纵墙承重、灰土基础。施工后于当年10月浇灌二层楼盖混凝土。全部主体结构于第二年1月完工。在4月间进行装修工程时,发现各层大梁均有斜裂缝。
裂缝多为斜向,倾角50°~60°,且多发生在300mm的钢箍间距内。近梁中部为竖向裂缝。
2021/6/18
6
斜裂缝两端密集,中部稀少(值得注意的是在纵筋截断处都有斜裂缝);其沿梁高度方向的位置较多地在中性轴以下,个别贯通梁高。
~,~;裂缝深度一般小于1/3,个别的两端穿通;裂缝数量每根梁少则4根,多则22根,一般为10~15根。
2021/6/18
7
混凝土受冻或养护温度过低事故案例图片
2021/6/18
8
(二)事故分析及原因
施工原因:浇灌二层梁板时,未采用专门养护措施,浇灌后2h就在板面铺脚手板、堆放砖块进行砌墙。11月初浇灌三层现浇板时,室内温度为0~1℃,未采取保温措施。根据试验资料,%,一个月后才达到52%。因此混凝土早期受冻是这起质量事故的重要原因。另外,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低(只有210kg/m3,略少于225kg/m3的最低值)也是因素之一。
2021/6/18
9
设计原因:其一是箍筋间距过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当梁高为500mm且V﹥,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为200mm。”而本工程箍筋间距却为300mm,这就是斜裂缝多发生在箍筋之间的原因。其二是是纵筋在梁跨中间截断。《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纵向受拉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而本工程梁中部分纵向受拉钢筋在跨中截断,截断处都出现斜裂缝,这说明受拉钢筋对梁截面的抗剪能力起到一定作用,也说明规范规定是最适合的。
比较施工和设计原因,显然可见,施工中混凝土早期受冻是产生本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
2021/6/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