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语文黄河颂.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黄河颂.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黄河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 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七年级( 1)班授课时数 1 设计者所属学校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歌词,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光未然作词, 冼星海作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 她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河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做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 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 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依据标准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育技术标准: 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1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3 .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5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6 .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过程和方法: 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2.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 3. 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2 .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者特征分析一般特征: 七年级学生对诗歌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初始能力: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游行音乐, 对歌词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会唱一些游行歌曲。而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信息素养: 七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上网搜索的能力。知识点学****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目标具体描述语句一了解背诵有关黄河的诗句,引导学生展现黄河形象。二理解“黄河颂”中“颂”的含义三感受出示有关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对黄河的感受四朗诵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正音正字,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内容五参与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结构。六理解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的黄河形象,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 ppt 课件, 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采取多种朗读方法,如自读、小组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跟读等。教学难点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面向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环境设计多媒体教室, PPT 课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学生合作探究,学生朗诵表演等进行教学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号学****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 1 了解文字图片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BG 了解光未然和《黄河颂》 3 分钟自制 2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