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第十一章----感觉与运动.ppt

格式:ppt   大小:1,119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一章----感觉与运动.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21/12/4 文件大小:1.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一章----感觉与运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 感觉的形成概述
感觉的形成
感受器
内外环境变化→神经冲动
体表感受器;内感受器
感觉器官
感受器及其附属装置
感受器感受到内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刺激信息,并把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电信号,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相应的传入神经产道中枢神经系统,最后到达大脑皮层一定中枢形成相应的感觉。
第一页,共36页。
第一节 感觉的形成概述
一、感受器的作用和生理特征
感受器的作用
换能作用
各种刺激→电能——神经冲动
编码作用
在换能同时,将信息的信是进行转换,即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条件变化的信息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和组合之中。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适宜刺激
只对某一范围刺激敏感
感觉阈值
适应现象
第二页,共36页。
第一节 感觉的形成概述
二、感觉的传导
脊髓对感觉的传导
浅感觉传导路:传导痛觉、温度觉和轻触觉
传入纤维 背根部外侧脊髓 后角换元
纤维在中央管前交叉到对侧 经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和脊髓丘脑前束(轻触觉) 丘脑
深感觉传导路:本体感觉、深部压觉、皮肤触觉等
背根内侧脊髓 同侧后索上行 延髓下部薄束核和楔束核 交换神经元 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
内侧丘系 丘脑
第三页,共36页。
第一节 感觉的形成概述
二、感觉的传导
丘脑及其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由脊髓和脑干传入的感觉,经丘脑换元后发出的纤维能投射到大脑的特定区域,引起特定的感觉。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非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性感觉上行神经纤维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通过短轴突多次更换神经元后,上行抵达丘脑的网状结构,再次交换神经元后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其作用在于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但不产生特异的感觉。
第四页,共36页。
第一节 感觉的形成概述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大脑皮质分区
第五页,共36页。
机能定位
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某一特定的部位只与某种
特定的纤维相联系,形成若干不同
的功能区,称为 × ×中枢。
6. 嗅觉区
10. 书写中枢(8)
11. 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22)
12.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39)

边缘叶
4
4
6
6
3
1
2
17
41
42
312

7. 味觉区
主要中枢的位置
1.(第一) 躯体运动中枢
(4、6 区)
2.(第一) 躯体感觉中枢
(3 、 1 、2 区)
3. 听觉中枢
(41、42 区)
4. 视觉中枢
(17 区)
9. 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44、45)
Wernicke 区
Broca 区
(41、42 区)
第六页,共36页。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投射特点
交叉(对侧支配)
倒置(但头不倒置)
投射范围大小与
运动精细度
感觉灵敏度
成正比
第七页,共36页。
第二节 视觉
组成:眼 ;视神经;视觉中枢
功能:感觉物体的形状、色泽、远近和运动状态等。
第八页,共36页。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现经过眼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水晶体、玻璃体)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接着视网迷上的感光细胞感受光刺激,并将外界光刺激所包含的视觉信息在视网膜上进行初步处理,最后从视神经纤维上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向大脑皮层视觉区形成视觉。
第九页,共36页。
第二节 视觉
眼球的结构和机能
纤维膜
角膜
结缔组织
后房
虹膜
前房
晶状体
玻璃体
玻璃体管
视网膜
色素层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
黄斑
纤维膜
第十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