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企业家创业成功致富史
企业家创业成功致富史一
普通人的逆袭:从下岗工到产值上亿的企业家
在中江,只要说起代明生,人们都不陌生,因为他的路灯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随处可见。
大年初八,工人们还没有正式上班,代明生已出现在办公室,忙开了。
从最初在丝绸厂打工到后来下岗,再到白手起家创业,今年 48 岁的代明生已
是德阳中江一家年产值上亿元企业的总经理。他说,当年创业最艰辛时都想放
弃了,是一帮老伙计的支持让他挺了过来。直到现在,代明生还是喜欢没事时
就泡在生产车间, 这样才能找到感觉,才会有发明创造、创新的冲动。
1987 年,刚满 19 岁的代明生来到中江县凯江丝绸厂,当上了机修工。这个踏
实肯干的小伙子用 5 年时间,成长为技术科科长。
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丝绸厂破产改制,代明生下岗了。他跟几个同事在外承
包安装灯杆,看到了市场商机,于是琢磨着自己搞生产。
没有技术,代明生便到江苏丹阳一家灯杆厂打工,顺便 偷师学艺 。几个月
后,他回到中江开始创业。买不起弯曲钢管的专业设备,他就用土办法来试
验,最后发现用卷扬机拉弯很实用,且成本只有采用专业设备的十分之一。
有了产品,他们又四处找市场,最终在绵阳安县秀水镇赚到了第一桶金 差不
多 20 万元。从秀水为起点,他们拿下了周边乡镇的灯杆弯臂业务,并由此一步
步拓宽市场,走出省外、走向全国。
如今,代明生的企业年产值已上亿,其灯杆产业已发展到第四代。指着窗外的
工地,代明生说,项目建成后,将年产集成式 LED 模组 10 万套、一体化 LED
节能照明产品 10 万套。
代明生说,自己是踩着黄泥巴长大的农民,已习惯了生产车间的生活, 只要
不在办公室,不跑业务,我就到车间和工友们一起烧电焊,琢磨创新的事儿。
从机修工到下岗工人,再到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家,代明生已实现了 普通人
的逆袭 ,可他依然喜欢走进生产车间钻研琢磨,如今公司已取得 80 多项专
利, 在西南地区,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产品。 他说,只有在生产一线,
才能把技术和产品结合起来,摸着电焊机切割机才能找到感觉,才会有发明创
造、创新的冲动。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企业家创业成功致富史二
从校园饰品店到 500 余家店面,茶马云南的扩张之路
茶马云南发源于美丽而又神秘的云南,是一个民族饰品连锁品牌。从 2003 年
到 2016 年,茶马云南用了 13 年时间,将一家校园饰品店发展壮大到拥有 500
余家店面。
2003 年, 1 家校园饰品店 ;
2005 年, 1 家直营店 ;
2006 年, 3 家直营店 ;
2009 年, 50 余家店面 ;
2012 年, 300 余家店面 ;
2015 年, 500 余家店面
对开店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扩张速度并不是多快,这样的规模也并不
是多大。然而,从最初的小本经营到资本入驻,再到准备上市,茶马云南一步
一步走得很稳健。茶马云南这一路不是单纯地贩卖商品,而是在不断挖掘产品
文化内涵的同时,站在时尚前沿,将时尚与民族风相结合,使品牌实现持续发
展。
深挖产品文化内涵
茶马云南的前身是一家校园饰品店,是由茶马云南现任董事长苏建益创立。苏
建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云南人,大学期间,苏建益将民族饰品从云南带到长
春,并将其由地摊发展为一间小小的校园饰品店。茶马云南之所以注重深挖产
品文化内涵,一方面,苏建益对云南的民族文化感情很深 ;另一方面,产品只有
融入文化才能持续发展。
最初的时候,茶马云南将产品融入了很多云南文化的东西。很多产品设计采用
了云南丽江的东巴文化元素。产生于 1000 多年前的东巴象形文字被称为 文字
活化石 ,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茶马云南在有些产品上就采用了东巴象形文
字进行设计,这些文字本身就具有意义,它们让产品变得更美观,更有文化内
涵,也对传承东巴文化也非常有意义。
随着茶马云南的发展,茶马云南的产品设计不再局限于云南文化,而是扩大到
整个民族文化。茶马云南深挖民族文化饰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赋予每一件饰品
独特的含义,也让茶马云南产品更加多元化。
打造民族快时尚
茶马云南董事长苏建益认为民族文化要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打造民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族风的同时,要把时尚放在前面。于是,茶马云南将民族风和时尚相结合,设
计出很多时尚、美感而又实用的产品。 茶马云南 的连锁店里,饰品琳琅满
目,有首饰挂件、皮画、蜡染画、土陶工艺品、木刻工艺品
快时尚因能给顾客提供多样化的时尚选择而备受消费者青睐,茶马云南也搭上
了快时尚的列车。 快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