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用危险品泄露应急解决办法及急救办法
一、 氯气
    特性:黄绿色有刺激臭味气体。
    危害:刺激眼及上呼吸道,严重时引起化学性肺炎与肺水肿、皮肤灼伤。普通易燃性气体或蒸气都能与其形成火灾或爆炸。(如松节油、乙醚、氨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呼入极高浓度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处置办法:人员迅速撤离泄漏区至上风向,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气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大量废水,如有也许,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钠瓶浸入石灰乳液中;各种防毒面具均能有效防护进入高浓度区,必要全身防护,采用隔绝式面具。
    二、 氨气
    特性: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
    危害:极易于液化、易燃,接触氨可引起严重灼伤;水溶液有腐蚀性;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处置办法: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向,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防止皮肤接触;切断电源,建议应急解决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高浓度泄漏区用喷含盐酸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大量废水,如有也许,将残存气或泄漏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通风设备内,储罐区最佳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置,修复、检查后再用。
    三、 苯系毒物
    特性:易燃有刺激性和毒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易着火、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与氧化物发生强烈反映。
    危害:腐蚀性较强;对人体有严重损害,重症者可昏迷、抽搐、呼吸及循环衰竭;为致癌物。
    处置办法: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解决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工作服;尽量切断泄漏源,用雾状水扑灭小面积火灾,保持容器冷却;用活性炭或其她惰性材料或沙土吸取,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乳液刷洗,经稀释后放入废水解决系统;如大量泄漏,及时建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无害化解决。
    四、 有机磷农药
    特性:常温下较稳定;受热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释放出毒性气体;遇明火、高热可燃。
    危害:剧毒;通过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处置办法: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电源;建议应急解决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量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环境中小范畴污染,可用3%-5%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钙或漂白粉和大量洗涤水冲洗;经稀释过污水排入废水系统,制止药液流向水源;被污染工具和包装材料须及时用熟石灰或碱水消毒解决,无用要集中焚烧,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五、 氢氟酸
    特性: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水溶液,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冒烟液体;与大多数金属反映,生成氢气引起爆炸。
    危害:对皮肤和粘膜有极强刺激和腐蚀作用。
   处置办法: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合,收集运至废物解决场合。溶于水后用碳酸钠中和,然后用氯化钙沉淀。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冲洗水排入废水系统。
    六、 硝酸
    特性:加热时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