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新丰县铁帽顶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0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丰县铁帽顶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12/5 文件大小:1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丰县铁帽顶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丰县铁帽顶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蓝恒邱
摘要:本文根据铁帽顶铁矿区找矿成果[1],通过对该区铁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浅析铁帽顶铁矿床成因。
关键词: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铁帽顶
铁帽顶铁矿区位于石背岩体西部边缘。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是三叠系一侏罗系,岩浆活动强烈,地质特征复杂,铁矿资源丰富。该区附近产有大顶、泥竹塘及焦园等铁矿床。

铁帽顶铁矿区位于紫(金)惠(阳)褶断束灯塔盆地西侧,恩平一新丰深断裂带北东向构造和河源深断裂带北东向构造带之间,紫金一连平大断裂南西部,石背岩体西部,茅岭背斜北翼(如图1)。
区内出露地层有三叠系上统、侏罗系中下统、白垩系上、下统,以三叠系上统分布最广。三叠系上统地层主要岩性为灰绿、黑绿色泥岩、泥质页岩、炭质泥岩和砂质泥岩等;侏罗系中下统地层主要岩性为灰绿、深灰色条带状泥质砂岩、砂质泥岩、石英砂岩、凝灰质砂岩等;白垩系上、下统地层主要岩性为紫红色铁质、钙质、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砂质泥岩等。
区内断裂、褶皱构造较发育。断裂构造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的矿山头到船底窝一带以东地段,按断裂的走向可分为NE、NW、近EW三组。褶皱构造主要为石背穹窿、茅岭背斜、炉形地向斜、复船嶂一轿子顶向斜等。
区内岩浆岩活动频繁,有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主要受近东西向的基底断裂控制。根据侵入岩的空间展布形态、岩性特征及侵入的先后顺序,将本区侵入岩划分为:北部及南东部零星出露的中生代闪长岩和闪长玢岩;北北西部出露的燕山旋回第三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属石背岩体的一部分;南西及南部出露的石英斑岩属燕山旋回第五期。


矿区出露的地层(如图2)主要有:上三叠统大顶群第三(上、中、下段)、四层及第四系。
大顶群第三层,是矿区主要含矿层,依岩性组合分为上、中、下三段。
第三层下段:分布于矿区南部。岩性为砂岩、角岩、磁铁矿一透辉石一石榴石矽卡岩及大理岩等,地层倾向南西,倾角13°~25°,厚度50m~lOOm。2号矿体产于此层中。
第三层中段: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岩性为富铁钠闪石一透闪石一阳起石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等,局部夹薄层状砂岩、板岩、灰岩、大理岩、矽卡岩以及角岩等,铁帽顶背斜轴部南西翼平缓,倾角10°-20°,北东翼较陡,倾角可达20°~50°,厚度30m-190m。此层为主要矿体赋存部位。与下覆地层呈整合接触。
第三层上段:分布于矿西西南部。岩性主要为石英绢云母板岩,夹薄层状石英砂岩和扁豆状矽卡岩,地层总体倾向南西西,倾角10°~l5°,厚度60m。与下覆地层呈整合接触。
大顶群第四层:分布于矿区北部。上部为板岩与粉砂岩互层,下部以石英绢云母板岩为主,与花岗岩接触处局部形成混杂岩,地层大多倾向南西,倾角10°—20°,局部倾向北西和北东,厚度170m~250m。与下覆地层呈整合接触。
第四系:残积、坡积、堆积层,主要由泥砂质、粘土及岩石碎块组成。厚度O~lOm,一般3m~5m。

矿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石背岩体的超覆接触带、铁帽顶背斜及北东东向F4压扭性断裂。矿体受花岗岩的超覆接触构造控制。铁帽顶背斜:位于矿区中部上三叠统大顶群第三层中段地层中,轴向由南东端的北西向到西北部逐渐转为北北西向,向南西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