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紧急状况解决办法、预案以及抵抗风险办法
第一节 紧急状况解决办法、预案
本工程是一种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火灾隐患。特别是在工程装饰施工高峰期间,明火作业增多,易燃材料增多,极易发生建筑工地火灾。为了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事故导致负面影响,保障国家、公司财产和人员安全,制定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组织机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成 员: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
职能组:联系组、抢险组、疏散组、救护组、保卫组、调查组、后勤组、义务消防队等。其组织机构见下表:
公司应急总指挥
公司总经理
公共信息负责人
人事部经理
应急操作指挥
公司总工程师
通讯负责人
办公室主任
公司总部
应急小组组长
项目经理
工地现场
联系组
应急小组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应急小组技术支持
项目技术负责人
抢险组
疏散组
救护组
保卫组
调查组
后勤组
2、应急小组职责
工地发生火灾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急救工作,向各职能组下达急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急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公司及本地消防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关于部门报告和求助。平时小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要在工地,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火灾紧急事故时,在应急小组长未到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暂时代理组长,全权负责贯彻抢险。
职能组职责:
(1)联系组:其任务是理解掌握事故状况,负责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告知公司,依照状况酌情及时告知本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电力部门、劳动部门、当事人亲人等。
(2)抢险组:其任务是依照指挥组指令,及时负责扑救、抢险,并布置现场人员到医院陪护。当事态无法控制时,立即告知联系组拨打政府主管部门电话求救。
(3)疏散组:其任务为在发生事故时,负责人员疏散、逃生。
(4)救护组:其任务是负责受伤人员救治和送医院急救。
(5)保卫组:负责损失控制,物资急救,对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制止与工程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事故现场不遭破坏。
(6)调查组:分析事故发生因素、通过、成果及经济损失等,调查状况及时上报公司。如有上级、政府部门介入则配合调查。
(7)后勤组: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器具供应及后勤保障。
(8)义务消防队:发生火灾时,应按预案演习办法,积极参加扑救工作。
3、建立应急小构成员通讯录
4、应急预案
(1)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1)危险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风险评价程序重要涉及如下几种环节:
资料收集。明确评价对象和范畴,收集国内外有关法规和原则,理解同类设备、设施或工艺生产和事故状况,评价对象地理、气象条件及社会环境状况等。
危险危害因素辩识与分析。依照所评价设备、设施或场合地理、气象条件、工程式建设方案、工艺流程、装置布置、重要设备和仪表、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理化性质等,辩识和分析也许发生事故类型,事故发生因素和机制。
风险分级。在上述危险分析基本上,划分评价单元,依照评价目和评价对象复杂限度选取详细一种或各种评价办法。对事故发生也许性和严重限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在基本上按照事故风险原则值进行风险分级,以拟定管理重点和需要制定应急预案设备、设施和场合。
提出减少或控制风险安全对策办法。依照评价和分级成果,高于原则值风险必要采用工程技术或组织管理办法,减少或控制风险。低于原则值风险属于可接受或容许风险,应建立监测办法,防止生产条件变更导致风险值增长,对不可排除风险要采用离范办法。
(2)危险辩识办法
1)危险辩识重要内容
危险辩识过程中,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究竟,不留死角”原则,对如下方面存在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
施工现场及环境条件
从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气象条件、交通运送、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平面布局
a、总图:应辩识与分析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布置;建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b、运送线路及码头:应考虑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建(构)筑物
应辩识和分析建筑构造、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送(操作、安全、检修)通道、开门,以及生产辅助设施。
生产工艺过程
应辩识分析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以及事故及失控状态。
设备、装置
a、化工设备、装置:应公析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核心部位备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