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规范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有效办法。为保证我市广大育龄妇女能得到优质妇女病普查普治服务,现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人员配备
从事普查人员,必要获得《执业医师证书(妇产科)》。指定负责人应具备主治医师、医师以上职称,并通过妇女常用病普查专业技术培训。
二、检查项目
对育龄妇女开展妇女常用病普查项目应涉及:
(一)普通妇科检查
(二)乳房检查
(三)阴道分泌物检查
(四)宫颈刮片病理检查
如有特殊状况,可按照实际需要增长盆腔B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红外线乳腺扫描、乳腺B超或乳腺钼靶等检查。
三、妇女病普查操作规范
(一)询问病史填写妇女病普查档案。
妇女常用病普查实行一人一案制。“普查档案”是个案状况登记资料,分为普通项目、月经史、孕产史、避孕办法、既往病史、妇科检查记录、辅助检查成果、诊断、解决等内容。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完毕有关资料填写。
(二)妇科检查
(1)受检查者应先排空小便,若有大便积滞时应解清大便。
(2)重新核对普查表中关于填写内容,对有疑问或不清晰时重新询问病史。
(3)月经期不适当作阴道检查。若有异常阴道流血者需要检查时,必要消毒外阴、阴道后按无菌手术规定进行妇科检查。
(4)未婚妇女检查时,应采用肛诊。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到一人一窥阴器、一手套、一垫巾、一宫颈刮片。
(6)检查医生应细致认真、动作轻巧,按顺序进行。对检查中有异常状况者应详细记录,必要时请上级医师复查并进行关于辅助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7)检查后应及时将成果记录在普查登记本上,以免漏掉和混淆。
(10)每个普核对象需要二张载玻片(阴液涂片、宫颈刮片),每张载玻片上都应注明编号,其编号应与妇科普查卡号一致,不能有重号。
(1)外阴部检查:观测外阴发育状况、有无炎症、溃疡、赘生物或肿块;注意皮肤和粘膜颜色、有无增厚、变薄或萎缩;暴露尿道口观测有无充血、肉阜存在,有无脓性分泌物等;大阴唇下1/3部有无囊肿、阴道口与肛门之间有无陈旧性裂伤等、大小阴唇内有无赘生物等;在令受检者屏气时观测有无阴道先后壁膨出、子宫脱垂或尿失禁等。
(2)阴道窥器检查:依照受检者阴道大小及阴道壁松弛状况,选用恰当大小阴道窥器。放置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及阴道壁进行如下操作:
①视诊:阴道壁及穹隆粘膜颜色、皱襞,有无溃疡、充血、赘生物或囊肿等;观测阴道分泌物量、性质、色泽及气味。阴道分泌物较多时抹去表面白带及粘液,观测宫颈大小、颜色、外口性状,有无扯破、外翻、接触性出血、糜烂、息肉、腺囊肿、赘生物等。放置宫内节育器者有无环尾,注意环尾与否有过长状况。
②完毕标本取材
阴液涂片:第一根棉棒取宫颈管内分泌物,将棉签伸入宫颈管内1—2cm,停留30秒再旋转,涂于载玻片左侧(宫颈分泌物过多者先用棉球檫干净,棉签避免与宫颈或阴道壁接触)。第二根棉棒取阴道侧壁或后穹隆处分泌物,涂于载玻片右侧。
宫颈刮片:用木质刮板,在宫颈管外口鳞柱上皮交界处,以宫颈外口为圆心,轻轻旋转刮一周,均匀涂在载玻片上,并及时放入95%酒精中固定。
(3)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取出阴道窥器后进行妇科盆腔检查。
①双合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