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第十章
所得稅会计
(郑庆华,2005。3。20)
一、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居于重要地位,许多 大分题都与所得税的核算有关。本章重点是递延法和债务法的核 算。
。
:本章复习中应与“八大预备”的计提相结 合;与会计政策变更、重大差错更正、日后事项相结合。
二、本章考点精讲
【考点一】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理解)
(1)财务会计为投资者服务,关怀的是经营成果,应计算利润:
(会计)收入一(会计)费用=(净)利润
( 2)税收是为政府服务的, 所关怀的是维持税收收入, 应计算出 应纳税所得额,交纳所得税:
(税收)收入—(税收)费用(即同意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
2.永久性差异和时刻性差异
由于会计和税收的目的不同, 所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
所得额存在差异,那个差异可分为两类:
(1)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
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
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可不能在以后各 期转回。永久性差异有以下 4种类型:
① 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 在计算应税
所得时不确认为收益,如国债利息收入。
② 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 在计算应
税所得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如在建工程领用产成品。
③ 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 在 计算应税所得时则不同意扣减,如赞助费。
④ 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 在计算应税所 得时则同意扣减。
(2)时刻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 损失时的时刻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时刻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 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 回。时刻性差异有以下 4种类型:
① 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 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税所得。 如按权益法确认的 投资收益等。
② 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 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
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如 保修费等。
③ 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 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收 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如某些销售收入确认。
④ 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 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
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从当期应税所得扣减,如 会计上采纳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上采纳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3.应纳税时刻性差异和可抵减时刻性差异
(1)应纳税时刻性差异:是指以后应增加应税所得的时刻性 差异。应纳税时刻性差异发生时将使本期利润总额大于应纳税所得 额,故:
应纳税所得额 =税前会计利润—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刻性差异 +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刻性差异
[ 例 1] 甲公司 2003 年 12月购入一台设备,原价 300万元,可能 使用年限 3年,可能净残值为零。假设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