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徐本禹关于徐本禹事迹的感人作文 2011-6-26 10:39 提问者:陈凯啊推荐答案 2011-6-29 15:14 我来回答,他是我很佩服的一个人啊!!! 徐本禹,男, 汉族, 1982 年 04 月生, 中共党员, 十七大代表, 现为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辅导员兼校团委副书记。徐本禹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1999 年,徐本禹考入华中农业大学。那一年的秋冬之交, 当时天气已经冷了, 徐本禹的同窗室友胡源的父母来学校看望胡源时, 叔叔阿姨看见徐本禹只穿着一件军训服, 怕他冻着, 就把胡源的两件衣服送给了徐本禹, 并对徐本禹说:“天气冷了, 别冻着。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和叔叔阿姨讲。”第一次远离家乡, 第一次远离亲人, 第一次在外地得到好心人的帮助, 第一次有了回家的感觉……或许是这么多第一次交织在一起, 让徐本禹至今不能忘记。“当时我知道无论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爱心传递下去, 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徐本禹这样说。在大学里, 徐本禹是一个被许多好心人关心和帮助的一个人, 别人帮助他的时候, 他没有忘记那些好心人们, 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大学四年, 徐本禹利用自己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一共资助了 5名学生。此外, 徐本禹还经常自发地从事志愿服务, 比如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帮助他所在的经管学院收发信件, 到草坪上拣垃圾, 在食堂里端盘子, 所有这些都是义务的。徐本禹的同学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 因此给他取了一个外号---- “徐大傻”, 但徐本禹通过做志愿服务让他感觉到了快乐。 2001 年 12 月份的一个星期六,徐本禹象往常一样去汉口做家教,在做家教的过程中, 他在《中国少年报》上看到《当阳光洒进山洞里……》这篇文章时,徐本禹被深深地打动了。 2002 年的暑假,徐本禹带着华中农业大学的 4 名志愿者来到了报纸所述的狗吊岩岩洞小学。返回学校后,当地的学生和老师经常给徐本禹写信,让徐本禹的心再次飞到那边。有一位叫郭加勇的学生写道:“徐大哥, 我真的太想你啦! 我每夜都梦见你。在梦里, 你在教我们解答难题, 带我们爬山玩水, 教我们唱歌、做游戏, 但每次刚梦到好玩的时候就醒了, 点灯一看却不见你,只有我一个人坐在床上,这时我流下了眼泪。”正是有了暑假 23 天的支教经历,徐本禹决定毕业后要再次来到狗吊岩,去帮助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用知识来回报社会上的好心人们! 2003 年7 月,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眷恋和不舍,徐本禹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 只身一人自费来到岩洞小学当了一名支教老师。在狗吊岩, 生活是十分艰苦的, 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由于天天要吃玉米饭、酸汤和辣椒, 徐本禹很不适应当地的生活, 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胃病,身体也渐渐消瘦下来。由于一直在蜡烛、煤油灯下面看书, 徐本禹原来 450 度的眼睛比以前更近视了,看东西更加模糊了。在狗吊岩,徐本禹一周要上六天课,一天上课时间达到了 8 个小时。徐本禹负责五年级一个班,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由于信息闭塞,学生不了解外面的任何东西,学生写一篇 200 多字的文章有 20 几个错别字是很正常的现象。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徐本禹用募捐来的 3000 多册图书建立了一个图书馆, 让学生借书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徐本禹总是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