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pptx

格式:pptx   大小:1,424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pptx

上传人:350678539 2021/12/6 文件大小:1.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民族”“中华民族” “少数民族”说起
民族:
布伦齐里-------“八要素说”
孙中山------“五种力说”
斯大林-------“四个基本特征说”
2005年5月,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
民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人们共同体
第一页,共38页。
中华民族:
1902年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在 《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这篇文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词.
第二页,共38页。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民族融合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 特点是在中国腹心地区进行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民族。
第二次:魏晋南北朝时期。 特点是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也往内地来。
第三次:宋辽金元时期。 特点是在边疆地区进行的,不仅少数民族融入汉族,而且大量的汉族融合少数民族。
第四次:清代。中华民族这一基本共识形成。
第三页,共38页。
我国少数民族的识别过程
第一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至1954年(第一次人口大普查)
这一阶段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
第二阶段 从1954年到1964年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
这一阶段新确认了15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 1965年到现在(经第三次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
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加到56个
第四页,共38页。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通过《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创建作为新一届省委治青理政的重要方略。
骆惠宁书记在省十二届四次全会上作了两次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认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五页,共38页。
骆惠宁书记在2013年7月8日青海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再次要求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创建活动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省委也决定将先进区的创建作为我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
第六页,共38页。
王国生书记在中共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强调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新一届省委提出“四个转变”治青理政新思路。其中,第二个转变就是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
第七页,共38页。
准确把握青海民族宗教特点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表现在“两多一大”
第八页,共38页。
一是多民族聚居

0
20
40
60
80
100
120
藏族
140
回族

土族

撒拉族

蒙古族

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