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
2021精选ppt
病例:女,32岁,已婚未孕,有痛经史,检查发现右附件区鸭卵大包块,活动差,后穹隆可触及痛性结节。
问题:诊断和处理?
2
2021精选ppt
定 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时。(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周期性出血,或引发疼痛、不育及结节包块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化建议)
子宫腺肌病: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
3
2021精选ppt
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
过去习惯上把一切超过子宫腔范围的内膜生长均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把子宫内膜长入肌层的称为“内在性内膜异位”;把子宫以外的内膜生长,称为外在性内膜异位症。
现在发现这两种“异位症”虽然在组织起源上相似之处,但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均有所不同,因此,近年来多倾向取消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4
2021精选ppt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近来有明显增高,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在妇女人口中的确切发病情况仍不清楚,文献报道的发病率多数是在住院手术病例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估计3%-10%生育年龄妇女患病;在妇科剖腹手术中,约5%-15%患者发现有此病存在。
5
2021精选ppt
异位的子宫内膜可出现在身体不同部位,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的卵巢,约占80%;还可侵及宫骶韧带,子宫下部后壁浆膜等。
女性不孕症患者中,25%-35%合并内异症
20%-90%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和40%-60%的痛经患者和内异症有关
6
2021精选ppt
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阐明。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在妇科范围内,就是在整个人体当中,也是一个奇特的病理生理现象。
为什么一种组织,形态上完全是良性的,却可以离开原属的器官,在盆腔甚至全身各个部位生长和发展?
50多年来对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组织发生学提出的假说不下十余种,经过时间和实践的验证,主要有以下学说:
7
2021精选ppt
:
于1921年Sampson最早提出,又称为经血逆流学说,认为妇女行经时,经血从宫腔中倒流至输卵管,通过伞端进入盆腔,使混杂在经血中的子宫内膜碎片种植在盆腔、腹腔的器官和腹膜表面,继续生长并形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学说经历了几个必须的关键的验证。
8
2021精选ppt
1)经血逆流“必须”确实发生;
2)子宫内膜细胞“必须”能够通过卵管;
3)从子宫腔输送出去的内膜细胞“必须”能够存活,如剖宫产切口及分娩时会阴切口出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从而目前内膜种植学说已为人们所公认。
9
2021精选ppt
:
经血倒流的方式只能解释出现在腹腔的内膜异位症,而不能解释偶见的、发生在腹腔以外的病灶,如胸腔、脐部及四肢等部位病变,不少学者在盆腔淋巴管和淋巴结中和盆腔静脉中发现子宫内膜组织,因而提出子宫内膜细胞可通过淋巴和静脉播散。
10
2021精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