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校园卫生消毒工作方案
为深入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改和消毒,有效地控制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传输,依据《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相关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工作指导通知》和《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卫生防护指南》等相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关键及标准要求
1、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教室、寝室等校园公共场所首选自然通风,应保持空气流通;如使用空调,应确保空调系统供风安全。
2、开展预防性消毒,着力控制病毒传输。教学楼、公寓楼、食堂、图书馆等校园内易产生人员集中、流动频繁场所和室内物体表面、物品应定时进行全方位消毒,确保卫生安全。
3、教育和引导师生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校园师生职员,应坚持做好佩戴口罩、降低聚集、勤洗手等防护方法,养成卫生健康习惯。
4、明确职责和任务分工,抓好工作落实。根据“谁主管、谁负责”标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校园环境卫生整改和消毒工作。
二、消毒范围及操作规范
1、电梯、会议室、校车、厕所等使用频繁场所、物体表面及物品,天天不少于两次,使用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洁净。
2、寝室、办公室、图书馆和各楼体大厅、过道、楼梯等,首选自然通风,对地面、墙壁辅以天天一次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使用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3、室内外门把手、楼梯扶手、桌椅、盥洗面盆(池)和办公、学习用具等物品,天天不少于一次,使用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洁净。
4、食堂根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等规范,餐厅、准备间、操作间等场所地面、墙壁、桌椅、门窗等,每日应不少于两次消毒夜喷洒、擦拭消毒;准备间每日不少于一次紫外线空气消毒;餐具、刀具、砧板等采取蒸煮或红外热风严格消毒;后厨用毛巾、垃圾桶等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
5、垃圾桶、拖把等卫生洁具用具,每日一次,使用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洁净,晾干待用。
6、隔离观察室、病人转诊运输车等,按疾控相关指导意见实施紫外线空气消毒和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
三、消毒安排及任务分解
1、教学楼、图书馆天天早晨7:30前完成;学生公寓楼天天早晨10:30之前完成;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天天下午5:00前完成;校车每日到校后8:30进行消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