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策略的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背景 1.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在“十五”课题研究中,很多中小学校的广大教师围绕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力求通过整合的途径,提高教学水平, 提升教育质量。重点解决的是作为技术手段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学科教学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问题。但却忽略了或者说没有很好地研究并解决好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及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问题,即策略问题,创新策略更是匮乏。这种匮乏主要体现十个方面: 理念解读的模糊性; 理论研究的虚范性; 操作环节的机械性; 工具利用的单一性;情景创设的失真性;技术崇拜的片面性;整合模式的教条性;学习主体的绝对性;互动沟通的淡漠性;网络资源的依赖性。 2. 选题的目的、意义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进步的根本。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永远是教育不变的宗旨。而如何培养成就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必然是教育研究领域永恒的主题。多年来我们培养出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缺乏创新型人才。教育应通过怎样的方法途径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是我们教育改革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恰恰为有效解决信息时代培养具备现代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提出了新思路、新方式和新途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所必需的。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除了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外,还着重提出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运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新课标教学要求的有效途径,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近几年,我市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改实践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特别是近三年来, 我市整合的整体水平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可以这样说, 我们的整合几年上了三个台阶。特别令人振奋的是, 我市信息技术教学、教研、科研等多个项目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进行了展示和交流。如我们编写了剑桥少儿信息通讯技术及认证培训教程《剑桥少儿 ICT 》学生教材和教师用书,有 17 所小学参与了中央电教馆和美国 World Links 合作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并与圆满结题,武汉市常青第一小学《网上购书学问大》一课在获得全国信息技术推荐优质课一等奖的基础上,又被选拔到日本参加国际信息技术教学示范活动进行现场交流。不言而喻,武汉市小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对于促进我市的课程改革,对于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教学效率都起到了明显的推进作用。因此,继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特别是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问题、重要观点等) 这个课题研究切入点: 在于课程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视角会对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对于学校及学校的教师来说, 重要的不是像理论者那样给课程整合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 而是在整体上认识到多种含义的存在,认识到每种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