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艾滋病医院感染防控操作规程
艾滋病病毒为血源性病原体,可经过性传输、母婴垂直传输,亦可经过职业接触传输。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艾滋病病人血液或其它潜在性传染物质,经过眼、口、鼻及其它粘膜、破损皮肤,或经过针刺、咬伤、擦伤和割伤等路径,穿透皮肤屏障或粘膜屏障,造成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所以,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一、医务人员防护
1、预防职业暴露当遵照标准预防标准,对全部病人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物品均视为含有传染性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需采取防护方法。
2、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需戴手套,操作完成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需时进行手消毒。
3、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医务人员应该戴手套、含有防渗透性能口罩、护目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该穿戴含有防渗透性能隔离衣或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需戴手套,必需时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充足光线,并尤其注意预防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6、使用后锐器应该放入利器盒,或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也能够使用含有安全性能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防刺伤。严禁将使用后一次性针头双手回套针帽。严禁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针头、刀片等锐器。
7、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方法,汇报科主任或护士长,电话汇报感染管理科(8320),并到感染科找教授进行评定: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局部皮肤;
(2)如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
(3)如有伤口,应该从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冲洗伤口;
(4)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应该用75%%碘伏进行消毒,必需时包扎伤口。
8、患者如需手术,手术前须提前通知手术麻醉科。使用后手术器械标注感染病原体名称,和消毒供给中心做好交接说明。在产房分娩产妇,应在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产房分娩,上台助产人员严格根据上述要求做好个人防护,该产妇所用手术器械标注感染病原体名称,和消毒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