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火灾逃生小常识.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火灾逃生小常识.doc

上传人:cchanrgzhouh 2016/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火灾逃生小常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火灾逃生小常识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 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如果火势太大, 可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 卫生间是个避难所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 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 在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发生火灾时, 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 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 不断地往上浇水进行冷却, 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如果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 门不能打开, 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 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 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 因此在逃生时, 不要直立行走, 应弯腰或匍匐前进, 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可以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入火场, 到达安全地点。 4. 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 使疏散失效, 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 而且人员在电梯间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5. 迫不得已不要跳楼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 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 一端紧拴在牢固门窗上,在顺着绳索滑下。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等物品, 以增加缓冲, 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 以缩小跳楼高度, 并保证双脚首先着地。第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当你处于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 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第二:通道出口,畅通无阻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逃生之路, 应保证畅通无阻, 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匣上锁, 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第三: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 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如灭火器, 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伙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窜, 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第四: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 面对浓烟和烈火, 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 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 决定逃生的办法, 尽快撤离险地。第五:不入险地,不贪财物。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 而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逃离险境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二,迅速撤离法逃生行动时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 设法脱险, 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1989 年, 吉林省东辽县就曾发生过一位青年妇女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穿衣服、抢拿财物,导致丧命火场悲剧。一般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 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三、毛巾保护法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过 % 时,即可导致人在 1—3 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热空气被人吸入, 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 严重的也可致人员窒息死亡。逃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区域。逃生时, 可把可以代替。要多叠几层, 使滤烟面积增大, 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 及时感到呼吸困难, 也不能将毛巾从品鼻上拿开。毛巾浸湿, 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以。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纸、口罩、衣服。火灾脱险逃生应紧急采取的措施有: 1 、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万不要慌乱。凡火灾幸存者大多方寸, 不大呼大叫, 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 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2 、防烟堵火: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空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 说明大火逼近, 这是千万不要开窗、开门, 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 并不断浇水, 同时用折成 8 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代替,其除烟率达 60% — 100% ,可滤去 10% — 40% 一氧化碳。另外,应低首俯身, 贴近地面, 设法离开火场, 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3 、设法脱离险境:底层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