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略谈“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同样属于一个伟大的、不可替代的族群。凝聚我们这个历久弥新的伟大国度的精神资源之一, 同样是那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家在国中卿卿我我,国在家中生生不息。 a 说起“家国情怀”,岂止万语千言? 华夏子孙, 谁不爱家?中华民族是最重视“家”的民族。你只要看每年春节, 中国人怎么过年。无论天涯海角, 跋山涉水, 中国人都要“回家过年”。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一年一度调动起如此浩大的千军万马?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亲和力? “回家过年”,是中忆的顽强保留, 也是对家庭、亲情等重要文化价值的坚定守候。一部世界史,四大古文明,为何唯有中华文明延续到今不曾中断,历经蹉跎不掩辉煌?我想原因之一, 就因为中华民族有着这种最为顽强的文化记忆, 最为深沉的文化认同。这是树根对泥土的眷恋, 是水滴对大海的皈依。这种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 一到过年就浓烈释放, 年复一年可代代相传。尽管全球化进程使许多东西化解, 但回家过年的执著, 显示着中国人眷念家人故土之情的永不化解。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许多传统决裂, 但一到过年,“家和万事兴”又重新开张,“和合”文化又大放异彩。家, 是为我们心灵“给力”的、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结”;年,是为我们民族的年轮增添缜密和厚度的、生生不息的“同心结”;而“年文化”, 则是牵动着我们这个大“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我们同心同德同奋斗的“中国结”。家国相依,天下皆然。家国情怀,在“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中,在“同宗同祖, 中华一体”中, 也在“同一世界, 普天之下”中。中美两个大国尽管历史背景、现实状况都有很大差异, 但说起家国情怀, 却也一样相通,天下皆然。例如, 我们中国人对美国如何竞选总统向来没什么兴趣, 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可对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的一次助选演说, 不仅美得、还欣赏。美国人评论说,细看米歇尔的演讲, 其实并无太多惊人之语, 讲的多是家庭故事。然而, 可能就是这些平凡的家庭故事,让每个听众都感同身受。比如讲到学生时代的助学贷款时,米歇尔说:“那时我与奥巴马那么年轻,那么相爱,那么负债累累。”我欣赏什么?欣赏她演讲中的家等的机会, 去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因为当尘埃落定, 胜过一切的是这个国家的故事, 一个希望不死、斗志永存的励志传说……”, 多么令人激励。但她又把话题转回来。“今天我不仅是第一夫人, 也不仅是代表一个妻子, 每当一天的工作结束, 我的身份就只是一个操心的妈妈, 我的女儿仍是我的心头肉, 我世界的中心”。听到这里, 我不禁为之感动,为之叫好。这不仅触动了美国人,也触动了我―一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家国情怀。在中国, 说不完道不尽的, 正是这家国情怀。有多少名言警句信手可以拈来:“修身齐家治天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常思奋不顾身, 而殉国家之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