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祛痰剂.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祛痰剂.doc

上传人:875845154 2016/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祛痰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祛痰剂祛痰法, 是对由痰产生的各种证候而设。痰的生成都由湿邪所化, 积水成饮, 饮凝为痰, 故有无湿不生痰的说法,痰从湿生,而湿从脾化。祛痰法属于“八法”中的消法,“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及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为立法依据。一、含义凡是以祛痰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掩除或消解痰涎作用,用于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为祛痰剂。二、作用具有祛湿化痰,渗湿和中,祛风化痰,清热化痰等作用。产生痰的原因很多, 外感表证, 内伤杂病均能导致痰。有因热而成者, 有因气而成者, 有风而成者, 有因寒而成者,有食积而成者,有嗜酒而成者,故古人称“百病皆生于痰,痰为百病之母”之说。由于痰的产生原因很多,所以祛痰剂的作用亦就很广,就本章方剂而言,大体有以几种作……。三、运用主要用于痰饮咳嗽, 胸脘痞闷, 恶心呕吐、瘰疬痰核, 风痰头晕等证, 尽管形成痰的原因很多, 但痰的生成总离不开水湿所化, 积水成饮, 饮凝为痰, 祖国医学有无湿不生痰之说。脾土主湿, 湿从脾化, 脾不健运, 水湿内停, 凝聚为痰, 所以祖国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可见痰与脾肺关系密切, 现代医学通过对植物神经功能检查, 及植物神经介质的测定, 脾虚型病人, 胆碱神经功能偏亢, 胆碱神经功能偏亢, 可致支气管腺体增生, 分泌亢进, 这就为脾为生痰之源之说, 从现代医学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痰的生成与肾的关系也很密切。“痰之动主于脾,痰之本源于肾,痰之成贮于肺”。上海通过对六种病与中医所称肾的关系探讨, 发现肾虚病人,经X 线检查, 肺血管纹理改变及肺气肿程度轻肺虚, 脾虚病人为重, 痰的生成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外, 除此以外, 亦与肝胆等脏器有关, 肝胆化火生风,可影响肺脾,即肝克土或木火型金。而形成风痰、热痰、燥痰、湿痰等。(痰是病变过程中的一种产物,是病之标,不是本) ,不同情况。因此祛痰剂用于痰饮咳嗽,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瘰疬痰核,风痰头晕等证。四、注意事项 1. 注意辨其生痰之源。痰是病变过程中的一种产物, 是病之标, 不是病之本, 有外感有内脏病变, 所以《景岳全书》曰“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说明治病必求其本。 2. 运用祛痰剂应根据情况适当加入理气品。气滞易生痰, 痰湿又能阻滞气机, 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要加理气之品, 调畅气机, 气顺则痰消, 所以“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3. 注意灵活配伍。肺热熏蒸生痰者宜清热降炎则痰可除, 肾虚水泛为痰者, 温肾则痰消。燥伤肺阴为痰者, 清燥润肺痰自去根据痰的不同兼加证,应适当的配伍。 4. 使用宜忌有咳血倾向者不宜用燥烈祛痰剂,外感咳嗽,麻疹咳嗽不宜单用祛痰剂,药为行消之品,不宜久服, 中病即止。五、类型痰为病之标, 非病之本, 根据祛痰剂的作用及痰性质, 本章分为:一、燥湿化痰;二、清热化痰;三、润燥化痰;四、温化寒痰;五、治风化痰。燥湿化痰燥湿化痰剂, 具有燥湿化痰作用, 适用于湿痰证, 湿痰产生于脾湿不运,“脾为生痰之源”, 脾阳不振, 运化失职, 水湿停留, 凝聚为痰, 痰浊上壅于肺, 肺生肃降, 证见苔白滑而腻, 胸痞恶心, 肢体困倦, 咳嗽痰多等证。湿痰来源于脾,湿者燥之,故宋用苦温燥湿健脾或渗湿健脾之法,杜绝生痰之源。常用药物:半夏、陈皮、茯苓等。代表方剂:二陈汤。二陈汤一、概述本方的主要作用是燥湿健脾,理气化痰。主治湿痰证,证见胸满呕恶,咳嗽痰多。病在脾肺。因陈皮、半夏二味贵在陈久则温中而燥散之性弱,故名二陈。二、病理本方为治痰的基础方剂,凡治湿痰方剂多从本方衍化。湿痰产生于脾,或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劳倦久病失治误治, 致使脾阳不振, 健运失常, 中虚失运, 水湿不化, 湿聚为痰, 痰湿停留, 胃失和降, 反而上逆, 则为呕吐恶心, 浊阴凝聚, 清阳不升, 头晕目眩, 痰饮犯肺, 咳嗽痰多, 痰饮凌心, 心悸不眠,痰阴气机,胸膈胀满,这些证,临床多见于呼吸道或消化道病变,尤咳喘多为常见。中虚生痰是病之本,咳嗽痰多是病之标。总之,本病病变在脾,表现在肺,病邪为湿痰,病机是脾虚。三、治法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中虚生湿, 湿聚成痰, 因痰而发病, 非燥湿则脾不健而痰不除, 非化痰, 则痰不去而病不解, 故应燥湿化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故佐以理气和中。四、方药湿痰为病, 宜温, 宜散, 宜降, 则湿痰可除, 病可解, 辛主散, 苦主降, 故选用苦辛温燥药物以达到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目的。脾为生痰之源,喜温燥而恶湿,半夏温燥为脾之所喜,入脾燥湿健脾,胃为安谷之脏,以降为顺,以升为逆,痰饮蕴积胃中,阻碍胃气,下降而上逆,半夏入胃除痰湿而和胃降逆。肺主肃降而司呼吸,痰饮犯肺咳喘痰多。半夏入肺祛痰止咳。中虚生湿

最近更新

2021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 5页

2021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精品.. 5页

2021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 5页

观看春节联欢会观后感300字(通用3篇) 2页

观察草作文15篇 12页

观《海洋天堂》有感集合2篇 3页

2021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 6页

装饰公司规章制度15篇 45页

2021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全面.. 6页

数据揭秘电商胜局-掌握数据分析,驱动电商创新.. 25页

2021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 6页

2021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6页

落叶的作文(合集15篇) 14页

英语老师小学作文(精选33篇) 26页

花祭原创散文诗(通用2篇) 5页

艺术培训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精选10篇) 18页

致女职工三八节慰问信范文(精选8篇) 7页

自强好少年主要事迹材料范文800字(精选7篇).. 8页

考试的得与失作文范文(精选27篇) 25页

2021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完整) 6页

美容院员工管理规章制度(精选8篇) 17页

数字故事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1页

美丽的海滩作文(15篇) 11页

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免费) 7页

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编.. 5页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精选36篇) 28页

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下载 6页

2021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汇总) 6页

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集锦7篇) 13页

结婚感谢致辞(通用26篇)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