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分析.doc

上传人:WonderZ 2021/12/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分析^p
[【摘要】:^p ]本文通过分析^p 北京农商行成立原因、战略定位,运用博弈矩阵考察了竞争战略收益值,提出需在改革中进行差别化定位和差异性经营,科学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旨在提高农商行内在质量和做强金融素质。
[关键字]北京农村商业银行错位经营竞争战略
一、成立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原因
1、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客观要求
北京郊县经济的城乡一体化:纯农产业比重的急剧减少,一批成长性强的工业企业借助体制优势迅速发展。北京“大城市、小农村”的特点,表明北京的经济增长是与金融浅化同步进行的。,,金融资产占GDP比例呈现下降。北京20__2-、、,~。北京传统农业占比较小,已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程度较高,与区域外经济联系紧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从过去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综合性的商业性服务为主,因而急需组建适应农村融资变化的商业银行。
2、北京农村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农村与城市的经济融合,客观上要求金融企业的设立和发展必须适应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相比,缺乏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弱,业务发展受到限制。过去由农村信用社扶持壮大起来的工商企业,农民经营大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信用社的业务功能已难以满足,面临着失去客户的危险。统一法人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商业化经营的雏形,经济发展内在需求要求农村金融进行深度改革。
3、市场竞争加剧与内部变革所需
北京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京郊上市公司有数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进入,国有银行并未完全退出。20__3年末,北京市农信社存款达到826亿元,比20_年初增加406亿,增长近1倍;贷款达到527亿元,比20_年初增加311亿元,增长1倍。在4个直辖市中,存款排第2位,贷款排第1位;在北京市10多家中资商业银行中仅次于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排第6位,贷款排第7位。20__3年末,,比20_年末降低了21个百分点。但其包袱仍旧沉重,体制与机制僵化,若固守传统农业,放弃与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其经营必然逐步萎缩,支农任务无法实现;北京农商行正成为满足农村实际需求的主流金融机构。表1是20__3年北京农信社各区县存贷款情况,可见各区县金融分布存在严重的非均衡性特点。海淀、朝阳、丰台存贷款规模偏强。

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定位
(一)总体定位:打造立体式一体化三农融资结构
着手于小“三农(与传统农业相联系的“三农”),着眼于大“三农”(产业化的农业,资本化的农民和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成为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区性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不承担政府的支农义务;细分内缘城区、边缘区、乡村三个区位的金融需求市场目标,以缩小京郊城乡金融差异,防止金融断层。
(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定位
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金融机构必然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农商行市场定位是“立足城乡、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做“小而精”的银行;其重点并非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争抢业